等待处理…

制煤班二三事

2023年09月17日

在澄合矿务局矸石电厂的主厂区西侧,是昂然屹立的破碎楼和圆筒煤仓,中间盘桓着三条皮带巷,它们首尾相顾,连成一体,如长龙腾空,彰显着它雄浑的气势,这就是被称为电厂燃料“补给线”的输煤巷。每天有近600吨的燃料(煤和矸石)要经过这里的配制和破碎,变成合格的燃料供给电厂锅炉。这里也汇集了一个个故事,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这里职工的可敬可爱。

管控这条输煤专线的是一个光荣的集体——制煤班。班长徐栋今年38岁,具有15年的工作经验,他手下的11名“战士”个个是工作的行家里手。工作中,他们时常要面对破碎楼浮动的煤尘,忍受破碎机运转时的轰鸣,还要面对阴雨天气皮带下料斗和破碎机机腔被湿煤卡堵时的难题。面对困难他们总是迎难而上,展现出制煤工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因此他们也多次获得公司(局)和电力中心的“先进班组”称号。

忘不了2010年的秋季,一个星期的连阴雨让整个输煤巷忙碌了起来。破碎机腔的湿煤时常卡堵造成停机的问题成了输煤线上的“拦路虎”。为了保障锅炉用煤,制煤班分成两个小班,加班加点工作。班长徐栋有2天2夜“驻守”在破碎机旁,4次组织人员对破碎机进行解体“清淤”。一次次都用电动葫芦将笨重的机壳吊起,一次次用铁锹和铁铲清理附着于筛板间的煤泥,高强度的劳动和熬夜所带来的困顿让他身心疲惫……靠在设备旁边打个盹,他会又一次投入工作。

忘不了2011年6月的那场大暴雨。破碎机下端下料斗的堵塞又成为影响锅炉制煤的一道难题。这次生产骨干贾保卫冲在前头,他手持行灯麻利地爬入仅容一人的下料斗内,用铁锹捅扎淤塞的积煤,震动常常让腔中煤屑乱飞,粘污了他的工作服、口罩、帽子……爬出下料斗,他几乎变成一煤人。

忘不了2011年9月那次清理2号皮带下料斗的情景。由于管腔弯度过大,凝滞弯口下端的一处拥堵铁锹无法触及,眼看当时开机制煤的时间到了,情急之下皮带工朱军立想到了办法:他用安全带扣住身体,让另外两名工友抓住自己的脚踝,身体倒悬在下料斗内……经过十多分钟的捅扎,淤积的下煤斗终于被清理干净。满身煤污的他被工友拽上来后,脸庞憋胀,气喘吁吁……

艰苦的工作磨练着这支队伍,在与卡堵现象作斗争的过程中,他们日见成熟,2011年底由制煤班提出的“防下料斗和破碎机机腔堵煤工作法”全面降低故障率,有效提升了制煤工作效率。

这就是我们的制煤工,一支可敬可爱的队伍。 (张彦平)

上篇:“小马哥”的别样人生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12/20121218M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12/18/16766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