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煤海有兵初练成

2023年09月17日

刚刚入冬,片片橙黄的柳树叶随风而舞,伴着缕缕秋风飘落在陕煤建司双龙矿区人行道上,沁过肌肤,微凉之气滑至身心。笔者带着“一叶知秋”的美妙心境蹲守在该矿副井口,探访即将升井的“明星班组”,追溯这“矿林一叶”走过的足迹。

20分钟后,随着井口人车升井的震撼声由远及近,在井口的文化长廊,满载收获而炯炯有神的眼睛,不停的在笔者眼前闪烁。一个、两个、三个……近了,哦!那不是眼睛,那是一盏盏辛勤奔忙、照亮黑夜的耀眼明灯。一个都不少,这是又一场入井战役的胜利……

“立正,稍息,报数……”“1,2,3……”“报告领导,我班20人全部升井,班长梁学成请领导指示。”“好,回去休息吧。”遇到井口检查工作的领导,班长梁学成向领导做着报告。

梁学成班组共20人,平均年龄31岁,大部分都来自陕南。这是该矿青年示范岗的标杆班组,近两年来,该班组获得双龙煤业先进班组、陕煤建司明星班组,梁学成也获得该矿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有好帅,便有好兵,在梁学成的带领下,班组成员各个练就了“十八般武艺”,对付各种生产中的“疑难杂症”,有各自绝招。

梁学成新到采煤队时,第一次和队长下井检查工作,发现支架双向锁打不开,支架不能正常移动,检查了半天,无从下手。当时技术人员短缺,生产班一般都没有配专业的机电技术工,总是会被“司机不懂修车”的问题卡住生产的“壳”。梁学成猫着身子进了支架,对立柱手把进行一查二看三操作,然后肯定是立柱双向锁没有打开造成憋压。大家都挺惊奇:“多少年的老工人都找不准,一个年轻小娃娃,竟然诊断出了‘症结’。”不过如何治又成了麻烦。既然是憋压,那就要释放,可是强大的压力,必须得专业人员到场才能保证安全,难道坐等厂家来修再干活吗?

眼看着生产进度被推迟,大家又一次将目光投向梁学成,他拍着胸脯说:厂家来培训的时候把这个问题已经讲了,我翻过资料,懂操作原理,绝对安全完成任务。果然,不到5分钟压力全部安全释放,支架可以正常移动。因为梁学成为队上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2009年7月,该队成立了第一个青年职工示范岗,他当上了班长。

31岁的副班长王自久,别看长得白白嫩嫩,他可是一个有8年工龄的技术“大拿”。他的工作理念就是“越是难,越要往前冲。”今年6月过断层时,由于采煤工作面倾斜角度较大,打眼、放炮、采煤、排水,任务繁重,他不畏艰苦,依然全部扛下。据说一般打眼1.2米需要5分钟,而他只需要3分钟就好,大家很是佩服,这项绝技他毫不保留的传授给大家。

支架工徐振民21岁就来到双龙煤业,多年的磨练告诉他,支架工是撑起生产动脉和生命脊梁的关键,干这行,一定要心细、谨慎、按规章操作。他说:“虽然现在煤炭市场不景气,但我相信这些都是暂时的,只要努力坚持,一切都会好起来。我们矿上夏天送清凉、冬天送温暖,孩子上大学有助学金、过节有慰问,还愁么?井下有超市,可以吃简餐,上三班的时候都能喝到热乎乎的咖啡,跟地面工作没两样!”

三年,1095个日夜,这个年轻的班组用知识凝聚成力量、用技术撑起煤矿脊梁,用责任筑起安全堡垒,他们是百尺井下照亮生命的辰星,照亮生命的火焰。 (汪琳 刘美迎)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12/20121218M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12/18/16766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