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月10日中工网报道,刚上工地打了5天零工,就因为操作不当发生意外落下残疾,张先生在伤痛之余,最担心的还是自己的医疗费等费用无人承担。他将开发商与建筑公司告上法庭,却拿不出任何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陷入无法维权的困境。虽然经过法院调解,张先生拿到了2万元补偿款,但他遇到的问题还是应该引起打零工者及社会的注意。
一般打零工者基本为家境较为贫寒的农民工,他们为了生活不得不四处找零工干。但不少打零工者别说收集证据以备维权了,甚至连老板姓甚名谁都不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出了伤害事故,不少人只能哑巴吃黄连。
当前全国总的形势是好的,中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尤其是劳资矛盾还相当突出,不少劳动者面临投诉无门或无力投诉的尴尬,利益受损后只得吃“哑巴亏”。对打零工者自己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打零工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是去干什么的,会干些什么,最重要的是搞清楚雇主是谁。然后要清楚干活的时候谁能为自己证明,一旦发生事故,要学会第一时间固定证据,比如受伤后可以向110或者120求救,他们的书面记录在诉讼中可以作为有效的证据使用。
不过也必须看到,打零工者毕竟是弱势群体,单靠他们单枪匹马去维权异乎寻常艰难,这就要求各级工会组织要把维护这部分人的生存权、发展权的重任承担起来,认真不懈地替他们履行好维护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一方面要增强创新意识,创新维权工作。工会工作者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维权视野上求宽,在维权方式上求新。另一方面要增强责任意识,时刻关注打零工者。工会组织要敢于和善于为打零工者说话办事,要及时将劳动纠纷化解在初始阶段,对打零工者的需求,做到积极回应,及时反应,有序表达,有效维权。
打零工者遭遇伤害事故维权十分困难,值得我们同情,更值得社会尤其是工会组织的关注。 (钱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