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近年来被各大型企业和现代化企业广泛采用,并作为企业的核心文化来推广和延伸,对促进企业安全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管理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彰显其作用的同时,被个别管理人员视为“软文化”而忽视,使其失去或减弱了应有的作用。笔者结合单位实际,浅谈个人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企业安全文化作为新兴的企业文化得到全面发展,并先后经历了学习认识阶段、局部试点阶段、全面推行阶段、管理创新阶段。其形式以现身说法、安全演讲、事故案件牌板展、安全文艺汇演等形式表现出来,不断深入渗透到职工的脑海,使职工的安全思维定势逐步从被动安全向主动安全转变,彰显了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管理理念的独特价值和突出作用。
二、当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存的问题
1、对安全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企业的安全文化作为一种“软文化”,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投入和对职工的渗透教育,投资大、见效慢。因此,个别企业对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只重视安全技术改造的投入,而忽视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投入。
2、对安全文化认识上存在偏差。安全文化由谁负责定位发生错位。一些企业的行政负责人认为安全文化就是党群部门的事,在工作中不主动参与,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3、创建的安全文化缺乏个性特色。在安全文化创建过程中,缺乏对企业的发展历史,文化积累进行深层的剖析、总结和提炼,缺乏对人本管理理论内涵的深入研究和探讨,而是简单地认为组织举办一些安全文化走廊、企业宣传口号和标语等就是搞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没有真正挖掘出全体员工自主推动企业持续安全发展、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
4、安全文化未形成科学的评估测量体系。由于企业文化的“软”特点,因此,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地评估和测量。虽然有学者建立了企业安全文化初步的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一些对企业安全文化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的定量方法,但是其可行性与操作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三、针对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的精心营造的一个过程,需要从最初的简单效仿、逐步规范提高,到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根据以上过程,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
1、充分认识建设安全文化的必要性。要引导职工树立“安全是立企之本、安全就是最大效益”的思想,坚持不懈的向职工不间断的灌输安全意识,潜移默化地使员工牢固树立安全价值观,增强职工的自我安全意识。同时要让职工明白“安全才是职工最大的福利”,从情感角度让职工内心深处感受到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是为了惠及职工。从而让职工自觉的参与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来,成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推手。
2、强化教育,积极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之初必须是强制性的,必须让职工无一遗漏地接受本企业的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安全规程、规章等,不清楚、不了解的坚决不让上岗。在此基础上,还要大力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就是利用视觉和听觉识别系统,让员工时时处处接受企业安全文化的熏陶,进一步增强其感染力和渗透力。
3、深入挖掘,及时总结提炼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要通过调查走访老领导、老职工,谈认识,谈经验,谈事故,提建议等方式,挖掘出本单位历史上的安全文化积淀,从文化的角度总结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组织起草凝炼的安全理念,探求安全文化之特色,建立起本企业的安全文化体系。
4、把握规律,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文化业绩评价体系。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之初,需要靠制度来约束,逐步向自我约束转变。首先要建立安全行为跟踪考核体系、安全责任追究的考核体系,进行强制确认。其次是逐步深入,建立精细化管理模式,建立危险预知、安全确认和隐患排查机制,开始向规范提高过渡。三是建立以党委领导、行政为主体、工会团委为依托,安监技术部门主管的安全文化领导体系,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检查、有监督、有考核为一项长效机制来抓,并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建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使企业安全文化成为引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文化。 (张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