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道路的具体体现,以下是如何做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有效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几点探索。
一、健全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实行“制度公开”。进一步建立完善职代会星级制度,切实保障职工劳动权益和民主权利,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认真落实职工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把征集职工代表提案、提案汇总和反馈作为职工代表积极参政议政落实三权的有效手段,增强了工会接受检查督促的透明度,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制度公开”的效果。
二、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实行“法制公开”。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应当注意“维权”的方式,职工与企业的“双赢”。必须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前提,在处理劳动纠纷的时候,严格执行《劳动法》、《公司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制度规定,确保劳动者和企业的双方权益。实行“法制公开”有利于解决生产经营,安全环保,职工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不断创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三、企业重大生产经营决策战略,实行“决策公开”。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因此,要高度重视突出生产经营决策的公开,要确保工会为生产经营工作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通过公开,调动会员积极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等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发动职工为企业攻坚克难献计献策,让广大职工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干企业所需,以主人翁态度,投身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去,促进企业效益提高、管理上水平。
四、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实行“人事公开”。在工会组织工作中,职工是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基础,对人事任免、工资分配、奖金分配、职工福利等敏感问题是职工关注的热点,涉及职工的切身利益。严把分配关,以此作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重中之重,针对职工最为敏感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事前方案公布、事中执行落实、事后工作总结等一系列举措,进行公开公示,广大职工心里亮堂了、心情舒畅了、干劲更大了,“人事公开”调动了干部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增强了班组与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
五、关心企业经济效益,实行“经营公开”。如何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如何使全体职工知晓企业的经营现状,人人参与生产经营,全心全意依靠职工谋发展,推动生产经营的进一步跨越,就必须让职工了解生产经营及内部管理的情况,及时通报营销形势,让职工有紧迫感、责任感,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实行“经营公开”,让职工充分拥有了对企业生产经营、内部管理过程的知情权,让职工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主动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六、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实行“权力公开”。建立齐抓共管的领导制度。要建立党委领导、党委书记负总责,党政工和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制度。通过推行厂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使企业领导班子的各项权力运用透明度得到增强,缩小了经营者与职工、管理者与执行者之间的距离,突出源头参与,严把参与关,通过党政联席会、党委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定各项工作的归口部门与责任人,实行“权力公开”,以职代会载体,实行竞价采购、招待费和工会经费使用的汇报,使每位职工都能知晓费用的去向与用途,这些公开、透明的运作,让广大员工享有了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了企业的和谐稳定。
实践证明:公开出正气、公开出活力,公开出效益。厂务公开让职工明白、让经营者清白,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了企业领导班子的建设,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实现了企业和职工的双赢,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张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