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弱势群体的“精神饥饿”更需关注

2023年09月02日

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讨论较多的是政治、经济问题,作为作家凌解放(二月河)更关注文化建设。他认为:我们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在精神层面,一些地方和群众,依旧处于“温饱线”下。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前尤其需要关注弱势群体的“精神饥饿”问题。

二月河眼中的“精神饥饿”,是指现在很多书装帧精美、价格不菲,让人望而却步。特别是手头拮据的低收入群体,更只能“忍饥挨饿”。以致出现有人从书架上拿下一套书来,看看定价放了回去,再拿下来,看看又放了回去这种情形。一拿一放,一拿一放,两次看似简单的重复动作,却难掩读者内心的波澜和无可奈何的失望。如果不是银两有限,恐怕这位仁兄,早就将那本看中的书收入囊中,然后沐手焚香、挑灯夜读了。

记得十八大召开前夕,陕西出版集团组织“百万图书赠读者”活动,向读者免费赠送精品图书和数字阅读产品,并向省图捐赠2000余册图书。在启动仪式现场,你能看到曲曲折折的长队和挨挨挤挤的人流。这既表达了群众对于读书的渴望,也反证了图书定价的高昂。如果不是这样,他们中的耄耋老人和年轻学子,有什么必要在寒风中站等几个小时,去领几本自己不知其名的书籍呢?

古人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有道是“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言语无味。”其实不光是“士大夫”,人人都是如此。二月河认为,人不能不读书,否则两眼一睁,瞪到熄灯,想的全都是钱。这种自我消耗、自我麻醉的状态,会带来很大的社会问题。

当书籍等精神食粮,陶冶了人的性情,丰富了人的内涵,提高了人的修养,增长了人的才干,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从而有益社会、造福苍生,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雷钟哲)

上篇:榆林市总在创新社会管理中提形象树口碑
下篇:培训基层工会主席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04/09/09332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