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明媚的笑脸,银铃般的笑声,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副院长张丽霞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是热情、真诚、开朗,她洋溢着“霞光”,传递温情与自信。
这是一个凭借执着演绎精彩的女人。
1987年,张丽霞毕业于西北大学石油与天然气专业,此后便一头扎进石油事业,从中原大地到陕北高原,从国内到海外,到处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她被中原油田誉为“五朵金花”之一,荣获各种荣誉奖励20多次,带着荣誉的光环和辉煌的业绩以及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她从中原油田来到延长石油集团。变换的是单位,不变的是对石油的深情,霞光依旧美丽,人生依旧精彩,辉煌依旧延续。
2008年调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后,张丽霞负责集团公司在国内所辖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盐、页岩气)的勘探研究、勘探规划、勘探部署,以及集团公司海外风险勘探开发区块的选区论证及评价、部署方案等的研究以及现场动态跟踪分析工作。作为“陕西省特低渗透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她积极带领和组织科研人员开展特低渗透油气田、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科技攻关,在延长油田天然气勘探开发、深层勘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两年来,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在陆相页岩气勘探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2010年申报获批国土资源部重大专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页岩气高效开发示范工程》,2011年4月全国第一口陆相页岩气井柳评177井压裂出气;2011年10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批准设立《陕西延长页岩气高效开发示范基地》建设项目;2012年5月,成功承办了首届“全国页岩气资源储量评价及相关技术研讨会”;201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设立“延长石油延安国家级陆相页岩气示范区”;成功牵头国家首个“863”页岩气项目……这一系列瞩目的成就背后,与张丽霞的努力密不可分。作为一名技术领导,张丽霞带领研究院相关研究所,在陆相页岩气“岩电一体化”气藏评价、有利区评价优选、井位部署与调整、压裂选层选段等方面不断形成新的认识,掌握了一套适用于鄂尔多斯盆地陆相页岩气勘探的地质理论,为日后页岩气取得更大突破奠定了基础。
吉尔吉斯斯坦油气勘探开发区块是延长石油集团近年来投资海外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集团“走进中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12月,张丽霞作为野外考察团队中的唯一一名女同志,对吉尔吉斯斯坦目标区块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野外踏勘。野外考察期间,正值吉国冬季,在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下,张丽霞带领技术人员翻山越岭,徒步对区块进行了逐一考察,从野外地质露头到废弃井口,从地表油气苗到周边生产设施,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收集了大量有助于开展区块潜力评价的信息,并在考察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向领导作了汇报,为2011年该项目的顺利启动奠定了基础。2012年4月延长集团在该区块的一口探井在300米浅层获取工业油流,实现了“百年延长获取海外第一桶油”的梦想。
在促成吉国项目之后,怀着建设延长海外千万吨产量的梦想,2011年4月张丽霞又一次带领技术团队赴伊拉克北部地区进行了油气区块考察,在抵达伊拉克的当天,伊拉克东部地区发生了一起炸弹袭击事件,所考察工区的安全局势急转直下,所有的重要路口均加强了安全检查,考察团队所携带的五号电池和药品均成为重点检查目标。在这种条件下,有同志提出取消考察,返程回国,但张丽霞同志仍然坚持要完成使命,要求技术考察组所有成员提高安全意识,决不允许单独活动,与当地区块持有公司人员紧密配合,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本次考察。本来计划为期一周的现场调研,仅用三天就完成任务。这三天的经历对于技术考察团队的所有成员都是难忘的,荷枪实弹的大兵、重重安全检查,还有那日产数千吨的油井。虽然最终由于商务原因,该项目未能最终促成,但张丽霞作为女同志带领团队勇闯伊拉克的传奇故事仍然在研究院内广为流传。
海外油气勘探开发是延长石油集团近年来的一个全新业务,面临着人员少、资料少、经验少、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局面。面临这种情况,张丽霞勇挑重担,组织研究院海外研究中心的全体员工与延长集团中非、吉尔吉斯斯坦、马达加斯加、泰国四个海外项目部精诚合作,在完成科研项目的同时,对海外现场生产施工设计进行了全面支持,所有的重点区块评价过程要亲自参与,所有的地质设计、施工方案要逐一审核,所有的科研项目进展情况要及时掌握,每年的海外勘探开发部署更是她的工作重点。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研究院海外技术团队已经成为延长集团海外业务发展的中坚力量,每当有海外油气区块业务的重大决策时,集团领导都会首先征求张丽霞的意见。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以张丽霞为首的研究院海外技术团队是一支经验丰富、工作细致、责任心极强的队伍。
除了日常科研任务外,页岩气工作临时性的紧急任务较多。比如经常有国土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领导来视察工作,或者需要向国家相关部委提交材料等。张丽霞经常放弃休息时间,甚至带病坚持工作,有一次甚至晕倒在会场。在周末,办公室总能看见她忙碌的身影。工作认真严谨,待人真诚踏实,管理锐意创新,张丽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感染着身边每一位员工。
由于常年从事室内科研工作,张丽霞的颈椎增生十分严重,坐得时间稍微长一点,就会疼痛难忍,经常和张丽霞共事的同志都很熟悉这样的一个场景,张丽霞右手握笔写材料,左手给自己的颈椎做按摩,实在疼得受不了了,就把脖子靠在椅背上休息一会,由于工作的原因,一直也得不到调理。研究院的同事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都觉得只有努力把手中的工作做得更好,减轻张丽霞的负担,才能对得起她。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张丽霞同志所带领技术团队,也成为了一支团结协作、敢打硬仗的队伍。
由于工作任务很重,许多工作都需要张丽霞亲力亲为,长期加班,无法照顾家庭。张丽霞的孩子在国外上研究生,家中有八旬的老人。记得2013年年初,张丽霞在北京出差期间突然得到消息,爱人由于心脏疾病手术住院。由于工作原因,她只好委托别人替她代签了手术协议,当她从北京匆匆赶回西安,看着已经做完手术,躺在医院病床上的老公,觉得无比愧疚。在那段时间里,张丽霞一方面瞒着家中的老人,担心他们知道之后心理上接受不了,只能告诉他们老公临时有任务出差了,另一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处理。在这段日子里张丽霞把工作带到了病房,病房成了她的办公室。每天还要回家看看老人的情况。儿子从国外打电话回来,也不敢告诉他,担心影响他的学习。研究院的同事们自发地要组成护理队去医院帮助她照料老公,也被她一一拒绝,因为她知道,对于油田企业而言,每年年初的计划、部署工作都是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量极其繁重,所有的员工都不能离开岗位。等到后来爱人病愈出院以后,张丽霞在和同事们聊天时回想起那一段日子,只是微笑着说“真没想到,我都50岁了,还能挺得住,说明我的身体还不错”。在她笑容的背后,是她坚强的内心和乐观的态度,在她眼中所有的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两个字——“责任”。
她以实干成就梦想,她以科研为延长增辉,她以敬业与忠诚书写人生。2009年,张丽霞荣获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五一”巾帼标兵光荣称号;2013年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的光荣称号。获得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奖4项、局级科技攻关项目奖14项,院级科技攻关项目奖20多余项。累计发表论文10余篇。
荣誉不是张丽霞的追求,只是她“寻梦”与“逐梦”过程的“贺卡”。
吕迎红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