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生命随铁轨延伸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志文

2023年09月02日

闲暇之余,李志文会一个人给自己放一场“电影”,回忆一下自己走过的城市、干过的项目,每每想到那些自己参与过的铁路电气化建设,心里总会升起一股浓浓的自豪感。

今年47岁的李志文加入到中铁电气化局集团西安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已有31年,尽管获得过不少荣誉,可他还跟刚进公司时一样,浑身充满干劲。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陕西人,他人生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奔波在全国各地,跟同事一起生活的时间远远超过与家人,不论人在哪里,李志文的心里都多了份牵挂,牵挂那些在老家的亲人。“当我选择了这份职业的时候,就注定了我要长期与家人分离,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工地上,做好我的工作也是对家人‘牺牲’的回报。”

带着这股子信念,李志文几乎把所有的精力放在铁路电气化建设上。2010年7月9日上午,在太中银电气化铁路工地,中国中铁电气化局西安电化公司一组电气化作业车从吕梁车站开往离石隧道,准备进隧道架线。

当作业车缓缓驶入北川特大桥时,大家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由于桥上站前单位新铺设的路基和钢轨还未进行压实,路基高低不平,车辆行驶中,稍加不慎,易出现掉道。为了确保行车安全,李志文手拿报话机,带领作业队员在车下边走边观察,指挥车辆缓缓行进……

山区的天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突然间就变得阴沉沉的,紧接着,大雨如注,风雨交加。李志文心里很着急,他一挥手,对队员喊道:“你们赶快上车,别都跟着淋雨。”他边说边脱下工作服(隧道风大、寒冷,在隧道架线要着工作服御寒),扔到车上,身着背心,在大雨中,仔细观察路基和车辆走行情况,遇到岔区,他就跑到车辆前方,将脸贴近路基,边观察车辆边用塑料带裹着报话机与司机通报情况,指挥行驶。仅仅几分钟,他浑身上下被雨水浇透了,背心紧紧贴到身上,冻得打寒颤,工友们实在看不下去了,有人将自己的工作服扔给他穿上,就这样,他头顶大雨随车监测,硬是坚持着步行了2000多米。当作业车安全地行驶到离石隧道口前,他才跳到车上,脱下背心,换上工作服,指挥队员打开线盘,投入紧张的架线施工……

对李志文来说,每一项工程任务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他都会尽自己的全力去“呵护”它。沈山线山海关车站是一个车流量大,连接东北冀北的重要枢纽,是一个硬骨头工程。山海关车站既改工程一组软横跨有四个供电臂,通常要换一组软横跨还要装一组,同时还要调好,必须保证点完后能够跑车,施工难度大、施工质量要求高,同时还要配合土建单位拨接线路。在一年内前后配合拨接8次,每次都能在点内完成施工任务,施工质量达到技术标准。每次拨接前,他都要到施工现场走一遍,把施工方案在大脑里滤一遍,把机具、材料再看一遍,施工前把施工重点再强调一遍。那段时间,他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很少睡过囫囵觉,施工最紧张时,他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能发现头发一撮一撮的往下掉。

尽管在工作中吃过不少“苦”,李志文还是爱上了这份工作:“我为我是一名电化人而骄傲,我的劳动成果为更多的人带来了便捷,这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本报记者 杨琳

上篇:我省出台重点项目推进办法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3/5/20130510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05/10/09451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