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过开展订单式企校合作,我们培养了一批业务技术精湛的骨干力量,使我段6台重点设备临修率降低了40%,重点维修班组设备每年维修费支出减少了12.39万元。”日前,谈起从去年以来开展订单式企校合作的成果,西安铁路局西安东车辆段主管职教工作的段领导高兴地说。
近年来,随着高铁建成投用和设备升级换代,一大批新技术、新设备在西安铁路局管内投入使用。如何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引导职工尽快掌握新设备使用方法,对职工教育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
西安铁路局充分结合自身实际,组织管内各单位在抓好岗位理论传授、现场实作培训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原铁路院校、设备厂家、科研院所的专业优势,加快推进企校合作步伐,开展有针对性的订单式培训,加快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为确保企校合作培训质量,西安铁路局对合作院校严格把关,要求合作单位必须是经国家相关部门审定、核准,具有全日制办学资质的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铁路使用设施生产厂家及专业工种培训机构,拥有素质较高的铁路专业专职师资队伍、良好的理论教学条件和实训设备。并成立企校合作组织领导机构,建立企校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商合作培训项目实施中的具体事项,及时协调解决企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对企校合作的日常管理。
在职工岗位培训方面,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该局职教部门牵头制订职工培训计划,确定培训目标,经企校双方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后,共同签订培训协议,组织职工开展专项培训。局电务、车辆、机务、工务、供电系统等技术密集型单位,把企校合作作为推进职工“提素”的源头工程,积极创新方式方法,组织开展多层次的系统性、专业化集中培训,先后组织业务骨干到北京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南京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参加脱产强化培训,有效提升了职工专业技术水平。
为发挥企业的实训优势和高校的师资优势,该局管内部分站段结合自身工作需求,与外部高校签订了培训协议,既将职工送到高校进行脱产培训,还请学校专业老师到本单位授课,采取在单位设立高校分校、高校牵头打造“示范设备”“红旗设备”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深了企校合作的融合度,深化了培训的内容和范围,为全面提升职工业务素质打造“快车道”。
(焦键 王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