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仲夏之夜,周蓝萍在台北仁爱路一间闷热不堪的斗室中谱曲完成了新作《绿岛小夜曲》。但他不曾想到的是,这首简单的情歌,不仅在日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被不断传唱,而且还将成为台湾社会反抗威权、追求自由的政治心声。
当时周蓝萍在“中国广播公司”任作曲。与他同在中广工作的潘英杰也来自大陆,或许是海岛椰风的亚热带风情触发了他的灵思,他写下这样一首歌词:
这绿岛像一只船,
在月夜里摇呀摇,
姑娘哟,你也在我的心海里飘呀飘。
让我的歌声随那微风,
吹开了你的窗帘;
让我的衷情随那流水,
不断地向你倾诉。
椰子树的长影,
掩不住我的情意,
明媚的月光更照亮了我的心。
这绿岛的夜已经这样沉静,
姑娘哟,你为什么还是默默无语……
写完歌词后,潘英杰请周蓝萍谱曲。深情柔美的词意,让正身处热恋之中的周蓝萍心有戚戚焉,立刻谱成《绿岛小夜曲》。歌曲完成后,交由中广的头牌女歌手紫薇(本名胡以衡)主唱,就此一唱而红,并风行至东南亚。此后几十年中,
凤飞飞、费玉清、蔡幸娟、蔡琴等歌手都相继翻唱过此曲,以致于成为台湾和海外华人最为熟悉、流传最为广泛的华语歌曲之一。
据词作者潘英杰晚年回忆说,“绿岛”指的就是台湾,因为椰影纷披的台湾,在他看来完全是“一个绿油油的岛屿”。但是当时,潘英杰和周蓝萍并不知道,台湾还存在着另一个“绿岛”。
现实中的“绿岛”,位于台东市以东33公里的海面上,面积约16平方公里。这座孤悬海外的孤岛,建有高度隔离的监狱,除关押政治犯,还收容那些“顽劣”和“难于管教”的人物。李敖、柏杨等人都曾在这里度过他们的囹圄生涯。身处国民党威权统治之下,台湾民众没有自由的空气,只能“在水下呼吸”。伴随着《绿岛小夜曲》的传唱,这首原本倾吐恋慕情愫的情歌,却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广泛共鸣。歌曲中的“绿岛”,被他们置换为现实中的“绿岛”;“姑娘哟,你为什么还是默默无语”的爱情吁求,也成为民众自由心声的表达。《绿岛小夜曲》就这样被赋予了特别的政治含义。
1979年12月,台湾高雄爆发“美丽岛事件”,以《美丽岛》杂志为核心的党外人士遭到国民党当局的镇压和逮捕,并展开著名的“美丽岛大审”。在这场台湾地区自“二二八事件”以来规模最大的官民冲突中,《绿岛小夜曲》被抗议民众一再唱响,几乎成为台湾社会反抗国民党威权统治的政治呼声。
由国民党高压姿态而激起的“美丽岛事件”,最终促使国民党逐渐放弃迁台以来的政治路线,乃至于解除延续了38年之久的戒严法令。然而终结了威权政治的台湾社会,并没有终结对《绿岛小夜曲》的政治诠释——只要还存在对政治良知的表达,人们就会为这首情歌附加弦外之音。
2006年9月,被陈水扁家族贪腐丑闻激怒的台湾民众走上街头,掀起声势浩大的“百万人反贪腐运动”。在倒扁现场,昔日“美丽岛事件”的核心人物施明德振臂高唱《绿岛小夜曲》,再度在抗议民众心中激发强烈共鸣。此时,距离当年紫薇首唱此曲虽然已过去半个世纪,但一再被传唱和不断引发轰动的《绿岛小夜曲》,不仅早已成为华语流行乐中的经典之作,也被最终演绎成台湾社会的政治寓言。
(沈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