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晚,江苏吴江盛泽中学高三(8)班的沈伟豪顺利结束了3天的高考奋战,高兴地回到家里。晚饭后,亲戚告知他“父亲没了”。这个噩耗如晴天霹雳让沈伟豪完全蒙了。原来,为了不影响高考情绪,沈伟豪的家人和学校一起编织谎言,参与隐瞒的人数有近千人,让这个巨大打击晚来了半个月。
同学、亲戚、妈妈、教师,1000多人在善意中编织了一个大谎言。孩子成功参加了高考,可对于他来说却失去了和亲爱的爸爸再见一面的机会。
这种“收获”对于个体而言或许会是一生的遗憾和伤痛,无法补偿,无人能够补偿。其实,这善意的爱心中夹裹着的是忧伤,是无奈,更是成才路径的独木桥造就的。
对于普通大众的孩子们来说,他们还有没有除高考外,第二条路子可以走向成功,走向理想的彼岸?有,但往往都是个例,卖菜成为百万富翁,卖零食成为大老板,这些励志故事都有,却也仅仅是九牛一毛而已。
如果,我们的制度可以设计的更人性化,是不是就会少了这看着很美却也很残酷的善意谎言?可以,只要除了榜上有名,还有更多途径;只要打破身份、学历、群体的概念,以成绩论英雄;只要无论出身是什么,无论工人身份,还是干部身份,都有平等的出彩机会……
央视在采访江苏一位农民工的时候,他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当总理,这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和期待,更是每一位公民应有的担当。我们在现实之中,就是要让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这样的梦想,更要有让梦想通往现实的路径。
而这个路径绝不能仅仅只是高考的独木桥。一个“三辈子都是贫农”的社会不会是美好的社会,一个“一人成功鸡犬升天”的社会也不是好社会,一个“上流”永不“下流”,“下流”也无法“上流”的社会更不是好社会。因此,我们就是要创造更多成才的路径,创造更好的环境,让那些只有到了国外才发光的人才,在国内依然会有更好发展机会的体制被不断完善。
“史上最严高考安检”下依然没有阻止卫生巾里的作弊器,这无疑是一种尴尬,但也有着成才路径独木桥的遗憾。假如,民众可以拥有更多的成才路径,这1000多人还会编织这样一个善意的谎言吗? □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