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路,大步流星蹚出来

——记北方通用电子集团科技带头人杜自成

2023年09月07日

“世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鲁迅的名言常常激励着有志之士上下求索。

对每一个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带头人来说,科技之路通向哪个方向,科研探索的脚印落在什么地方,这是时时刻刻都在纠结与思考的问题。历经十年,北方通用电子集团科技带头人杜自成带领着他的团队,在直升机载领域硬生生地蹚出一条路来。

十年前,杜自成科研的方向对单位来说属于开拓性领域,特别是直升机载雷达领域的研发遭到了不少质疑的声音。

从1999年开始的论证项目,国内技术属于空白,面对无技术基础、无经验可借鉴的现状,杜自成不断积累、消化资料,虚心向航空、航天、电子等相关单位学习,开始逐步认识、掌握机载雷达领域的研究方向、系统设计要点。有时为找专业人士请教一个问题,一等就是一整天。

项目进展中的精神压力之大,让直升机载项目组成员直呼受不了。农民耕地是起早贪黑,婴儿夜哭是黑白颠倒,项目组的工作人员是晚上做实验,白天分析数据,起早贪黑加上黑白颠倒。由于直升机载项目是空对地的目标搜索,白天地面车辆太多,目标太杂,对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都没有帮助。为了配合实验要求,项目组经常要在天黑前爬上山顶,有时要在高塔上等待天黑。

在这样的艰苦中,直升机载雷达项目在三年后使兵器行业成功进入机载雷达领域。然而质疑与竞争却没有因为获得的成绩而停止。2008年,以直升机载雷达技术为背景的型号研制任务又面对来自国内另一家单位的实物竞争。杜自成鼓励项目组:“瓦解质疑,我们用技术说话,自夸没用,实物比试中见真章吧”。

为了让技术在新领域里崭露头角,他们提高对项目难点机载抗振的要求。第一次上飞机,强烈的振动把天线都震散了,为了保证不出问题,只能一次又一次、不断地实验。

“最困难的是挂飞实验,天气不好不能飞,机器状态不好也不能飞,飞行前有任何小问题都不能做实验。”杜自成说,为了确保雷达良好的技术状态,项目组成员白天上机、整理数据、排计划,晚上与哈飞、空军试飞大队协调工作,而自己常常要在把哈飞的人送走后,根据情况的变化,在深夜调整既定的工作计划。最终在定型试飞中,直升机载雷达表现完美,未出现一次问题,系统可靠性、战术指标超过竞争对手。

杜自成在工作中总是喜欢追求完美,有不少人问他为什么这样拼命,他总是说,“单位培养我那么多年,送我出国学习,给我良好的工作平台,我总要出点成绩才行。”

如今回想起那段最艰难的日子,杜自成心态平和,感谢生活给予的历练与磨难。他能详细记得一个个伸出援手帮助过他的同事,能说出一件件令他心存感激的事。

对于生活,我们总有很多怨怼:或者埋怨机会不多,或者抱怨命运不公,又或者自己身处的环境并不理想……然而,在杜自成身上,这些怨怼没有底气。路,在自己的脚下,找准方向、找到方法,大步流星蹚出来!

本报记者 杨琳

上篇:夜战高铁
下篇:在磨砺中成长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3/6/20130619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06/19/11629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