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公交“活教材”

2023年09月07日

1984年元月,时龄22岁的年轻小伙子韩益民,从部队复转到西安市公交公司工作,从此他便与公交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干就是29年。在最初的几个年头里,韩益民最先担任公交车上的乘务员,后来由于他做事勤快、踏实,肯干,便被领导安排到驾驶员岗位上。1994年下旬,公交六公司306路旅游专线成立后,他又被调入306路旅游线路任职驾驶员,之后就长期运转在这条线上至今。在多年的跑车过程中,韩益民经常告诫自己:“行车万里,安全第一,安全就是责任,每天要为乘客、家人和自己负责。”韩师傅在谈起他几十年的安全驾驶经验时这样总结:“出车前,认真做好例行检查,不放过每一个部位,严格遵守交规及操作流程,不做有碍安全行车的事。”

多年以来,他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按照规程操作,从不开带“病”车,经常保持着车辆的安全、构件的完好有效。每次出差跑长途时,韩益民说他都要把车辆的各个部件认真检查好几遍,以做到安全第一。出车路途,他坚持中速行驶,集中精力,勤于观察。由于他有着丰富的驾驶经验和高度的安全责任意识,所以才能够在20多年的行车生涯中没有出现过一例的安全事故。

平日里,他为了提高自己的驾驶技能和车辆维护技术,自费购买了大量汽车驾驶、维修方面的书籍,刻苦钻研,认真学习交通法规,熟知车辆各部位的结构并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驾驶车辆的实践上,在行车时发现问题自己动手维修,这使他驾驶的5030号车一直保持着优良的性能,为安全行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他还经常帮助其他同事,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传授给年轻的驾驶人员。

车队队长闫安生告诉记者,有一次,一位工友的车因为天气冷出现了故障无法发动,正好被一起出来的韩益民看见,韩师傅二话没说,就让他开着自己的好车先去拉载乘客,而他则留下来,一直“捣鼓”了几个小时才把车修好。韩益民过硬的修车技术,不但使自己的车辆得到了最好的保养,也成了为同事们服务的“应急修理工”。不管哪辆车有问题,只要他出现都会“手到病除”,因此被车队的工友们尊称为驾驶员标准的“活教材”。

韩益民平时不仅是队里的骨干,还是306路的安全员、路长和网络小组长。工作上,他时刻牢记“安全是企业的命脉,服务是公交发展的灵魂”,始终坚持程序的标准化,用高星级的服务方式严格要求自己。

有一年国庆长假,一位从四川到西安华山来旅游的王先生,由华山返回西安路途丢失了手机、证件等贵重物品,正当王先生在酒店里一筹莫展时,王先生却意外地接到了韩益民打过来的电话告诉说东西丢在了306路车上,被他捡到了并且悉心保管着,等游客王先生找到韩益民确认、核实了自己的物品后,王先生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有感激地伸出一双厚重的手紧紧地握着韩益民的手。像这样感人的场景,不知道在韩益民的身上“上演”了多少次。

本报记者 刘鹏

上篇:在磨砺中成长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3/6/20130619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06/19/11630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