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日前透露,为了和国际上多数国家的做法相对接,人社部已建议国务院,在已有的试点基础上,将来适时向社会公布调查失业率。尹蔚民表示,调查失业率是各国普遍采用的统计方法,我国正在进行试点,并已试点较长时间了。
失业率统计分为两种,一种是调查失业率,另一种是登记失业率。目前我国采用的是登记失业率,即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反映的是登记失业人数与适龄劳动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它的最大问题在于,由于很多失业者并不会到有关部门登记,所以登记失业率往往低于实际失业率,从而造成就业率“虚高”的假象。
细究起来,我国一直采用登记失业率,应与此前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关。在那个年代,每个适龄劳动人口是否有工作,政府部门都了如指掌;反之,人们要获得一份工作,也必须依仗“组织”安排,失业者必然会去有关部门登记,所以登记失业率能够准确反映真实失业情况。而在当今社会,人们找工作不再依靠也没法依靠“组织”,很多失业者懒得去有关部门登记,所以登记就业率已然不合时宜,这种老办法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用调查失业率取代之。
调查失业率是通过抽样调查取得失业率数据,尽管调查数据与实际情况同样会有偏差,但它显然比登记失业率更为准确,因而更有价值。众所周知,失业率不仅是宏观经济的一个“晴雨表”,而且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虚低”的失业率或“虚高”的就业率,不仅会对政府的经济决策造成误导,而且会阻碍民生问题的解决,损害百姓权益,乃至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容不得粉饰太平和“鸵鸟思维”,必须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直面客观现实。
人社部向国务院建议公布调查失业率,想必正是清醒认识到登记失业率之弊,早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之需。所以,在某种意义上,采用并公布调查失业率的一小步,体现了有关部门求真务实的一大步,这是最让人欣喜之处。
(晏庆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