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96.9%受访者直言当下公积金缴存差距大

2023年09月07日

近来被曝光的“天价公积金”事件接二连三。今年3月,兰州石化公司被曝光2011年为10名员工缴存的公积金超过9万元,最高竟达12万元。《人民日报》记者的调查也披露,在有些城市,不同的单位,公积金缴存差距竟达141倍!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对6153人进行的题为“你认为现在公积金缴存差距大吗”的在线调查显示,96.9%的受访者确认当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差距大,其中86.5%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大”。

受访者中,事业单位员工占28.8%,国企员工占27.5%,私企员工占17.8%,国家公职人员占10.9%,外企员工占3.6%。其中,没有住房公积金的占16.4%,公积金月缴存额在100元以下的占11.0%,在100元~300元的占28.0%,300元?500元的占17.6%,500元?1000元的占16.2%,1000元~2000元的占8.4%,2000元~5000元的占2.2%,5000元以上的占0.3%。

87.5%受访者表示不能接受当前公积金缴存的差距

对于不同行业公积金缴存差距之大,河南焦作市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张友(化名)深有感触。他表示,他们那里个别大型国企的正式职工,每个月的公积金有4000多元,一般的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公积金只有几十块钱,大多数私企员工更是压根儿就没有公积金。

“当前公积金缴存的差距不只存在于不同行业间,在一些行业的内部,公积金缴存的差距也非常大。”安徽合肥的杜先生拿他们当地的情况举例说,与大型国有企业职工相比,教师的公积金明显要少得多。而在教师队伍内部,比起城市里的教师,农村教师每个月的公积金又要少很多。这样的制度明显很不合理,大家也有抱怨,可是这么多年来却一直没有改变。

民革中央委员、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钟茂初指出,按照最初的设计,公积金制度应当是一种互助性质的住房基金,但运行多年后,它的功能不断异化,不断偏离最初的目标。其中最受社会大众诟病的一个异化就是,公积金成为了部分政府部门、财政供养事业单位、国有垄断企业提高员工收入的重要手段,个别单位甚至还利用公积金“合理”避缴个人所得税。

“现在有人利用公积金制度的漏洞去人为拉大收入差距。对于这种不正当、不合理的利益,有关部门应该尽快纠正。”钟茂初说。

79.6%受访者支持扩大公积金的使用范围

公积金缴存差距大会带来哪些后果?调查中,“加大收入差距”(76.7%)排在首位,其次是“成为个别单位的隐性福利”(72.1%),第三是“成为一些单位和个人的避税手段”(64.5%)。其他还有:“起不到帮助低收入者买房的作用”(61.6%)、“使公积金失去社会保障作用”(57.1%)、“影响青年的就业选择”(26.5%)等。

调查中,92.4%的受访者希望国家能尽快出台政策,切实缩小公积金缴存差距。91.5%的受访者认为,调整公积金缴存差距应纳入整体的收入分配改革。“决不能容许公积金制度使用过程中出现劫贫济富的现象。”钟茂初认为,对于公积金的缴存和使用结果,有关部门应当进行一个统计分析,看一看高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中,到底谁缴存的公积金多、谁使用的公积金多,从而给公积金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

“日前出台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意见,并未涉及公积金缴存中的巨大差距。如果连这部分显而易见不合理的收入差距都不能消除,要真正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恐怕难有作为。”钟茂初说。

湖南大学金融学教授彭建刚认为,在住房商品化的过程中,公积金制度起到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帮助解决了许多人的住房问题。他建议,进一步扩大公积金的缴存面,让更多的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公积金的缴存单位,使更多人享受到公积金制度带来的便利。更为关键的是,在年轻人就业流动性提高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今天,需要适度打破属地化管理瓶颈,实现异地流传、接续,从而更好地服务年轻人和农民工。

调查显示,79.6%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应该扩大公积金的使用范围,用于支付租金、装修、物业费、取暖费等与住房相关的各项支出,对于特殊家庭,还可以用于子女上学、医疗等应急性支出。 (向楠)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06/20/11632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