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油煤新技术开发公司煤-油共炼试验示范项目现场,在一条正在硬化的道路上,笔者看到十多个等料歇工的工人们懒散地闲坐在一起,显得非常扎眼。走过去和他们攀谈,发现一位苍颜白发的老者竟然也在工地劳作,心里不由得疑惑,这么大年纪的人为什么不在家好生养着,为什么还要出来和年轻人一样打拼?问其年龄时,一位坐在旁边带墨镜的师傅告诉我:老张今年50出头,比我还小三岁哩,他要供儿子上大学。听到这句话,我感觉自己悬着的心才放宽了。
说话时,师傅顺手摘下了墨镜,更让我大跌眼镜,墨镜师傅竟然是李老板的父亲。
李老板有自己的装潢公司,年收入少说也有大几十万元,比我们工薪阶层可强多了。李老板做生活比较细致,人也勤快厚道,委托他做的活从不拖沓,而且能保证随叫随到,因此,李老板在靖边县城同行业中口碑极好。往年我们单位开职代会时,李师傅都会帮他儿子为我们布置现场的标语、气球、彩虹门等,也便认识了李师傅。
我以为,儿子挣得也不少,作父亲的就应该在家享享清福,李师傅为什么还要来工地打工?
李师傅名叫李广智,今年53岁了,是个匠人,切割、磨面、打线等样样在行,是土建行业的大工,日工资260元,一个月下来能挣个五六千块。他们每天早晨七点进入工地,天黑回家,夏季能午休一个小时,每天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为赶进度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挣的真是血汗钱。
他说,老伴在家种地,年收入2万多元,人老了,穿戴也不讲究了,老两口根本吃不完、花不完。现在子女都有成就了,孩子们也不让他出去做活,但是自己在家也坐不住,前半辈子拉扯孩子养家糊口没攒下钱,趁现在还能动多挣些钱,多帮衬孩子一把。
原来,李师傅还有一个在工商银行工作的小儿子。他说,小儿子生活不行,买的房又特别贵,他要帮着小儿子还房贷。难道小儿子还没结婚吗?他说,小孙子都四岁了,他还要帮小孙子。他说,他就两个儿子,如果有女儿,有了困难该帮的也要帮。
我说,现在你挣的钱都帮儿子了,就不怕将来不得动弹了没人管你吗?他说:现在娃儿对我们老两口非常好,将来要是他们不管我,会让别人笑话的。老人在他们成家立业后还帮衬他们,病了他们不会不管的。
我对李师傅说,你这样偏向小儿子,就不怕儿媳妇们闹矛盾吗?他说,过去,老大他也帮的不少,现在老大生活好了,他们也没啥意见。闲了,他会在老大的店里帮着打理,操操心,干些力所能及的活,算是支持老大吧。
说话间,送料的车来了,李师傅忙着起身干活了,我静默地站在一边,看着灰头灰脸、头顶安全帽、带着黑色墨镜、脚蹬及膝雨鞋、腰系及脚塑料布、满身泥浆,忙忙碌碌地要帮儿子还房贷的李师傅,还有那位整天风吹日晒早生华发要供儿子上大学的张师傅,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怀,父母的爱太浓烈、太沉重了……
我知道,在项目建设现场,还有很多的张师傅、李师傅,就是他们——带着父母的牵挂、妻子儿女的眷恋来到项目工地,栉风沐雨,在负重前行的道路上,用他们的无私无畏的小爱,不但撑起了家庭的重担,也成全了父母妻子的欢颜、儿女的精彩和为人之父的夙愿,更成就了许许多多的项目建设。
我知道,项目建设的每一次捷报、每一次完胜都有他们的辛勤劳作和汗水,项目建设的道路就是他们用双手编织、用小爱铺筑的……
我知道,美丽中国的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他们!
(宋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