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瑞麟·
烟花三月,阳光和煦,草长莺飞。禁不住窗外春光的撩拨,我步行前往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按说,六七公里远,搭乘公交车也就十几分钟就可抵达目的地。可为了更详尽观赏古都东郊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更是为了借此检验一下我这古稀老人的足力,于是,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以步当车。
你还别说,虽说也多次乘车经过纺渭路,但都是一闪而过,根本没仔细浏览这沿途的变化。如今,以步当车,移步换景,方让我从容仔细地看到了这里的巨大变化。从纺渭路一直向北走下来,我才发现这宽阔平坦的东城大道,简直就是一道凝聚着万种风情的风景线。
一小时后,步入由著名书法家崔振宽题写的“灞桥生态湿地公园”高大古朴的门楼,就如来到了世外桃源,河堤上下,美景如画。河岸上路坦如砥,垂柳如丝,花草繁茂争艳。再向河堤下望去,在橡胶坝的调节下,设有浅水区和深水区。浅水区内,有起航帆、花荡、亲水曲桥、生态荷塘等景点。徜徉在这水清,岸绿,自然,野趣的画图之中,真让我感慨万千。灞河,是关中人,西安人的母亲河,它流淌千年,造福百姓,但也承载了太多的离乱和苦难。随着浐灞生态区的成立,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看,这长达15公里,包含“原生态湿地公园”、“亲水休闲乐园”、“绿动灞水运动公园”、“灞桥柳河展示园”、“百花千树植物园”五大园的湿地公园,它凝聚了多少建设者的心血与汗水啊。所以,到这里休闲,漫步,我们应当感谢他们,自然更要珍爱这里的一花一草。
边走边想,就来到了橡胶坝上侧的深水区,只见这里河面宽阔,水天一色,水鸟飞翔。河心还有沙洲小岛,黄色的芦苇与绿色的柳丝相映成趣。而码头边的观景台也堪称新颖别致,加之有几尊正在垂钓的雕塑,形象而逼真,更是让游人赞叹不已。然而最吸引我目光的,却是那高高耸立于蓝天之下犹如彩虹般的秀水廊桥。那是专供游人步行跨河到对岸的大桥,大桥有长廊,造型别致,长廊里陈列有湿地公园开建前后的照片及资料,还详尽介绍了生活在这里的33种鸟类及213种植物。最吸引我目光的是拍摄于上世纪初的老灞桥照片,这座建于清道光十三年的桥,全长380米,宽7米,皆以石条砌成,边设石栏,桥下有72孔。桥两端各建有牌楼。古人折柳而别,也往往止步于此,而此桥历时170多年。
跨过秀水廊桥,来到灞河东岸,只见这里也是岸柳成行,花草鲜美。正盛开的桃花、樱花争奇斗妍,格外引人注目。骑车郊游的年轻人及携带孩童的中年人,也不时停下脚步,在花前树下合影留念。而步履缓慢的老年人则在路旁长椅休憩,或与我一样在回忆灞河滩过去是什么模样。这时,我才注意到景区不远处围墙写满了古代诗人的诗词: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李白)
“灞上柳枝黄,垆头酒正香。”(岑参)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罗隐)
“鸣鞭晚日禁城东,渭水晴烟灞岸风。”(纤干)
“淡淡秦云薄似罗,灞桥杨柳拂烟波。”(寇准)
吟诵这些古人的诗句,更是让人思绪万千,感慨古今,灞水,灞桥,灞柳,这里凝聚了多少文人骚客的情思与别离啊,今天我们来这里郊游,踏青,怀古,也不啻是一次历史文化的熏陶与洗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