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载人飞船来去自如 陕西动力增光添彩

——记航天六院为神十构筑完美动力系统

2023年09月07日

6月26日上午八点零七分,伴随着神舟十号返回舱安全返回地面,圆满完成了我国载人交会对接首次应用性飞行任务的三名航天员,从浩渺的太空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这次举世瞩目的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研制交付的百余台功能齐全、性能卓越的全系列发动机,圆满完成了助推火箭与飞船实现飞行发射、精确入轨、精准定点、精妙对接和航天员安全返回等一系列关键任务,成为此次载人交会、天地往返的动力之源。

采访中,我国著名火箭发动机专家、航天六院院长谭永华介绍说,此次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虽然还要继续进行与天宫一号的自动和手动空间交会对接,但其重点已转向对这些技术的验证和应用,相当于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要进入定型阶段,为以后进一步开展空间实验室的研究和空间站的建设,构筑一个可靠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确保天地往返运输一路通畅

在神舟十号飞船长达半个月的太空飞行中,无论是飞船发射、与天宫一号的两次对接,“天神”组合体稳定组合运行,三名航天员健康安全返回,航天六院研制的火箭发动机和空间推进系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台发动机都是交会对接及航天员安全返回过程中的一个个优美姿态的动力之源,都凝结着该院研制队伍的智慧与汗水。

推进系统是个相当复杂的系统。以神舟十号为例,为了实现飞船推进舱和返回舱近50台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推进系统配备了一吨多的燃料,携带有足够量的增压气体,设计了数百米长的燃料管路输送系统,通过近百个各类阀门进行系统隔离控制。系统中还设置了数百个压力、温度控制、监测点,通过推进系统的电子设备及电缆网实现与飞船总体的数据传输,并进行有效的系统管理和发动机开关控制。通过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推进系统的可靠精准工作,实现以下四大功能:

一是为飞船的飞行提供轨道机动、交会对接、姿态控制、返回制动、再入控制以及组合体姿态控制等所需的冲量,几十台推力大小不等的发动机按照预定程序启动点火,保证交会对接所需要的动力,是交会对接的关键环节。

二是在发射段逃逸救生情况下,推进分系统要为逃逸的返回舱提供再入控制的动力。在发射段运载火箭抛整流罩之后,运载火箭或飞船一旦出现严重故障、需要逃逸救生时,推进分系统要为飞船逃逸的调姿、制动及着陆点控制或非正常入轨提供动力。

三是在载人飞船停靠和对接期间,一旦出现危险时,载人飞船推进分系统具有快速启动的能力,为紧急脱离的飞船迅速提供控制动力,保证航天员安全撤离危险区域,确保航天员的安全。

四是返回舱再入大气层飞行时提供姿态控制动力以及返回舱着陆前进行相应的推进剂排放和高压气体排放。保证飞船能够平稳安全软着陆,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预定的回收点。

天上一分钟 地面十年功

神舟十号在每一次轨道修正过程中,航天六院研制的空间推进系统,每一台发动机都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每台发动机的正常动作,都包含了快速启动、正常点火、提供规定的推力、按指令关机等多个关键步骤。

为了实现推进系统的高可靠性要求,航天六院研制人员在推进系统长达数年的研制历程中,对贮箱等关键单机实施攻关,反复进行了飞船和天宫推进系统热试车和冷流试验,交付了合格的结构热控产品及电性产品,通过全面、系统的地面试验,摸清了推进系统工作的正确性、匹配性,验证了故障情况下的有效隔离、控制措施,并对每种发动机进行了数十轮的高空模拟试车。

一如舞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磨练,每台发动机为了精准完成飞行任务中几百次的工作任务,在地面都要进行几十万次的任务试验。

(下转二版)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于内蒙古中部草原主着陆场,3名航天员健康出舱。孙自法 摄

航天六院工作人员在工作中

上篇:省电力公司迎战夏季用电高峰
下篇:中央财政拨5亿补助无力缴费患者急救费用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3/6/20130627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06/27/11657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