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以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规律为其特定研究对象的科学。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生命线,同企业整个经营管理相渗透,共同作用于治理之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塑造者和培育者。
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笔者曾对几家非公有制企业作过一些调查了解,虽然从表面上看,企业各项生产经营工作都在正常进行当中,一切照常运转。但往深处看、往深处想,却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积极性不高,中层都不太愿意干这项工作。曾有一个百十来人的非公企业,中层以上干部十几人,党支部、工会、共青团组织都有。但真正愿意干政工工作的人不多,有的勉强在岗位上也是充个数,工作上不作为。二是适合干政工工作的人很少。从企业的用人制度和引进人才方面来看,只重视技术人才、生产骨干的引进和培养,很少有引进政工人员的。三是从岗位设置上企业不够重视。不管车间支部有多少人、离厂部有多远、独立性有多强,都一律是车间主任兼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兼机关支部书记、总支书记兼任副总。四是企业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从企业主要领导到一般员工,都对思想政治工作有偏见、误区,认为生产任务和企业经济效益、个人工资奖金拿多少是首位,安全生产是第二位,至于其它如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建设等都不重要,可有可无。生产经营安全会议安排的多,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政治学习安排的很少,即使安排了政治学习,也有人以有这样那样的工作要干为借口不参加学习。
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
笔者经过认真思索认为,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重视不够。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的有力武器和重要法宝。而我们一些非公企业领导同志特别是主要领导不知道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是什么?由于认识不清,脑海里压根就没有把思想政治工作“当回事”,因而从一开始就不够重视,在各方面都体现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存在。二是只重视技术人员(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的引进和培养,对政工人员的情况不闻不问,确实要配的政工人员也是滥竽充数,赶着鸭子上架,用车间主任、办公室主任一“兼”了事。三是从资金上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支持不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开展工作,搞一些活动,在全年财务计划中没有专门安排,有吃喝招待外出考察的钱,没有安排政工费用、学习费用,确实发生了,也只是从其它经费中挤占。四是对政工人员没有安排一定的外出学习、培训。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随着时代的变迁,政工人员原有的知识和本领,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形势发展的需要。原地踏步的老思维已经解决不了非公企业员工的新问题。五是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落实不够。由于一些车间支部书记、机关支部书记都是由车间主任和办公室主任兼任,这一兼体现不出支部书记的岗位工资是多少,岗位工资标准中也未明确支部书记的岗位工资。因此,在这些企业干政工工作让人“心寒”。
措施与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提高非公企业领导对企业配备政工人员重要性的认识。这就要求管理该非公有制企业的上级部门能深入到基层,就该企业政工人员的情况进行检查过问,给该企业领导讲清企业配备好政工人员的重要性,使企业领导提高认识,真正重视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二是非公企业要为基层车间一线配备好政工人员,较大的车间或离厂部较远独立性强的车间单位,要专门配备好支部书记,不能再由车间主任兼任,支持政工人员独立自主地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三是有针对性地引进一些思想理论水平较高、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政工经验、愿扎根一线、能吃苦、政治素质较高的政工人才。对现有的政工人员安排进行短期培训和外出学习,以提高政工人员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四是政工人员要不断学习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与时俱进,探索有效途径,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三个“创新”着手:一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观念。面对企业的改革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及时更新观念,树立起改革意识、市场意识、主人翁意识和全局意识,学会用新的眼光审视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工作,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动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根据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情况和需求,紧密结合干部、职工对文化生活提出的新要求,及时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和重要特点,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同时,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二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创新,就是要贯穿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从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出发,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把关系到非公企业经营发展和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好、落实好。关心职工生活和工作,努力创造条件,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在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才能体现出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增强非公企业凝聚力和亲和力。三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新情况,使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就必须探索新的方法。第一,教育疏导。对干部职工反映的思想认识问题,要通过说服教育和积极疏导去解决,把大道理化为小道理,做到循循善诱、启发觉悟,形成共识。第二,形式多样。要改变传统单一教育模式,开拓创新,寓教于学,寓教于做,寓教于乐,把思想教育工作与业务学习结合起来,与职工岗位工作结合起来,与文化娱乐活动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会收到好的效果。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要与行政、经济、法律手段结合起来。对于个别不讲道理、无理取闹的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者也不能一味“说好话”。因为光说好话解决不了问题,在必要时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的手段加以解决,这样可以起到“罚一儆百”的作用。第四,领导带头。领导干部身体力行是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领导干部必须注重身教、言教、律己、育人,使职工从领导干部的言谈举止、工作作风中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启迪。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博大精深的系统工程,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只有不断探索、交流、总结,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取得新成效。 (张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