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移动蒸笼”里的行程

2023年09月02日

7月16日,高温有所收敛,但酷暑依旧难耐,记者跟随西安市公交环一体验高温岗位。出发十分钟,记者已经感到口干舌燥,满身汗水。出发三十分钟后,记者感到胸闷头晕,只想尽快离开车厢这个“大蒸笼”找个凉快的地方透透气。然而,公交驾驶员张峰单圈是123分钟的“酷热”旅程,每天他要跑够3圈才能下班。车启动后,张峰笑着说对体验高温岗位的记者说:“受不了吧!”

在西安市二环路上,有环一、环二两条线路。起点终点都在辛家庙,途径车站也都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运行方向相反。作为唯一绕二环一周的线路,环一、环二承担着大量上班族的出行需求。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期,客运压力很大。这条全长36公里的线路沿途毫无遮挡,直射的阳光也使得它被称为西安市最热的公交车。

环线驾驶员们一天的工作通常是从清晨站房里的一碗油泼面开始的。“刚分来的职工很奇怪,说你们早上怎么吃得下这么油腻的东西。但过不了多久他们也就养成了早上多吃的习惯。”王永刚解释,驾驶员们通常要到午后才能吃上午饭,有时天气太热,就算饭碗放在面前也没有胃口,所以一顿“扎实”的早饭要撑起一早繁重的工作,不吃好,不行。

在西安市公交三公司23条线路中,空调线路占不到五分之一,这还是在近些年不断购置空调车的前提下。公司里的大部分驾驶员甚至连空调车摸都没摸过。

对于空调车,张峰的记忆还停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的他曾有幸驾驶过西安首批空调车,制冷效果差、不好操控、故障率高。但即便是这样也足够令他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可现如今张峰却被“困”在冬冷夏热的驾驶室内,和其他驾驶员一样,将能够开上空调车作为终极梦想。

多年在车厢内与酷暑“斗争”,驾驶员们多少总结出了一些降温的小窍门,上车前带瓶冰水,行车中肩上搭条湿毛巾。但这些与身边温度高达80摄氏度的发动机相比确实显得很无力。“虽然站房里为驾驶员们准备有绿豆汤,但司机只能在站房喝,没法带上车,因为驾驶室温度太高,一会儿绿豆汤就馊了。”王永刚说。

(下转二版)

上篇:当好职工“娘家人”拭靓工会“金招牌”
下篇:造福劳动者 实现中国梦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3/7/20130718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07/18/09253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