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吹响抢险“集结号”

——延长石油集团在“自救”中凝聚救灾力量

2023年09月02日

本报记者 刘公望

谁也没有料到,7月1日13时始,老天爷在4个小时内以6469次超频次雷电,向陕北地区此次百年一遇的持续暴雨发出了恐怖的、“声嘶竭力”的预警。直到7月3日9时50分陕西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以及当日16时起榆林和延安北部普降大到暴雨,人们仍然认为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降温之雨、润泽万物的慈悲之雨。

也没有谁料到,这场一开始即磅礴的清凉雨水最后会变成一场令人不寒而栗的天灾。据专家分析,这是延安自1945年有气象记录以来过程最长、强度最大、暴雨日最多且间隔时间最短的一次降雨,特别是北部县、区降雨异常偏多,是历年同期的3到6倍,已超过百年一遇标准。

对于生态脆弱的黄土高原而言,持续的强降雨引发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广泛的地质灾害。初步统计全市有10个县区、111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目前已造成26人死亡,118人受伤,受灾人口达到37.5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5.66亿元。

伴随着无法抗拒的天灾,以陕北为发展大本营的延长石油集团,开始了一场悲壮的惊心动魄的抢险。

千里油区万人抗洪自救

从7月6日晚到14日,据不完全统计,此次洪灾共冲毁桥梁289座、涵洞437个,损毁油路423.24公里,砂石路7047.66公里,土路12170公里,倒伏电杆2041根,烧坏电机4015台、变压器282台、控制器1162个,淹没油井91口、油罐288个,毁坏井场6383个、储油罐台1269个、管线221.1公里、水泵53台、房屋586间、文明井场围墙16万多米、三池一槽106138平方米,造成724间房屋地基下沉、4万余口油井停抽,累计影响产量达6.6万吨以上。

罕见的强降雨,对延长油田的突发应急能力提出严峻挑战。7月12日早上,防汛指挥中心召开紧急专题会议,集团公司党委委员、油田公司董事长杨悦发布防汛指挥中心一号令,要求各单位必须在“坚持人身生命安全第一的原则下开展工作,凡是憋罐油井一律停抽,各类运油车、油罐车全部停运”。当天晚上,防汛指挥中心再次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以杨悦为总指挥的防汛抢险指挥部,设立了综合协调、事故救援、物资保障、人员调度、现场警备、医疗救治、善后处理、信息联络、技术保障等小组。油田公司领导班子全部包片负责,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各基层单位积极响应,及时成立了由厂领导为队长、青壮年工人为成员的应急抢险队伍,由公司总调度统一指挥。同时,积极组织准备泵油车、装载机、大轿车、应急照明、雨具、水泵、铁锨等抢险设备物资,供公司根据灾情按照就近调度的原则统一调配。全油田公司消防队员和消防车辆进入一级备战状态,进驻各个联合站进行实时监护。各联合站点、住宅小区、重点滑塌地段、钻井作业现场等区域实行24小时专人监测和每2小时报告制度。油田公司总调度室启动了“险情上报及处理”机制,随时处理各单位上报险情,要求以书面形式立即报告油田主要领导、值班带队领导,确保油田上下信息畅通,指挥高效,保障有力。

公司所属的80余支专业青年突击队迅速奔赴油区,排查安全隐患、抢修井区道路、检修生产设备,全面开展抢险自救。同时,600余名青年志愿者在涉油区县和延安市区的灾民安置点开展爱心帮扶活动,为灾民运送食品、药品和衣物等救灾物资,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场景1:9日,西区采油厂旦八基地普降大雨,“滴滴滴…四大队寨旦线路停电,滴滴滴…三大队寨义线停电……”一时间西区采油厂调度群内异常忙碌。

7月10日中午,大雨刚有停歇,供电车间党支部书记杨延红刚抢修线路回到单位,湿漉漉的头发还来不及擦干,“饿坏了!”杨书记边吃方便面边说,“不管下多大雨,有再多困难,也绝不能误生产。”

调度长贺君说,这几天持续大雨,我们抢修官西线路情况最紧急,任务最重。官西线路供电一大队位于寨47井,周围地势呈外斜坡。9日中午,电杆倒塌到沟里,砸断农网线路,造成管西供电网络中断。由于连日的大雨泥泞路滑,采油一大队生产被迫停止,还影响到地方供电。接到电话,灾情就是命令,杨书记和厂领导带领供电职工和一大队、刘坪集输站20多名职工,调动一部大吊车迅速赶到现场展开供电线路抢修。

职工赵九兵说,“雨天爬电线杆脚蹬直打滑,我们就用衣服边擦雨水边上。”虽然每个人都穿着雨衣,可大雨还是把参战的每个职工浇了个“透心凉”。抢修中,他和高文平负责滑塌的电杆线路恢复,郭富强和刘振龙在两边的电杆上拆装供电设备,其他同志做好安全监护和工作配合。困乏的高文平不时抽烟提精神,用袖子擦汗。他那被钢丝绳和电线勒得裂开的手上贴的创可贴渗着暗红的血迹,“排除故障处理线路在平时还好,在雨天就难多了。要把拧巴的线路都理顺不仅考验体力和技术,还要比耐心。”从中午12点30分直到下午19点30分,大伙儿干了近8个小时,终于把线路修好了

多道拦油坝护住母亲河

7月12日晚21时,连日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安塞—永坪原油管道余家坪段原油管道受损,经过延长石油管输公司、当地政府近20小时的昼夜奋战,管道得到修复。7月14日夜晚抢险队伍挑灯夜战,对管道受损周边进行了清理。

15日夜晚,强降雨侵袭郝家川村,16日凌晨4:58左右,郝家川村附近再次发生山体垮塌,安塞—永坪原油管线余家坪段管道发生断裂。灾情就是命令,还来不及喘息的延长石油抢险队伍顶着暴雨,在泥泞湿滑难以立足的山坡沟涧中再次投入战斗。抢险维修人员连续几天吃住在湿滑泥泞的抢险一线。他们迅速开挖泄露点,冒着瓢泼大雨,抬着电焊机、发电机等设备,艰难行进在泥泞的道路,争取尽快完成焊接。

抢险期间,经过数小时奋战搭建的拦油坝有效回收了泄露残油。但是,新一轮的强降雨致使河水猛涨、水势增大,几条拦油坝瞬间被全部冲塌。雨水冲击下,部分泄油流至冯家坪地段,如抢险不及时将会造成进一步影响,甚至泄油有可能流进黄河。管输公司抢险队伍拿着预备应急的草帘子、吸油毡一次次冲入泥塘,紧急回收残油;同时会同地方部门火速组织抢险捞油,先后筑起多道拦油坝,拦油索,通过奋战绝大多泄油得到了回收,有效控制了污染。

事发当日至今,已经有大约2000余人参与抢险,超过30多种类的大批救灾物资运往灾区。受损管道焊接修复已完成,目前正在做正式输油的准备。

场景2:7月14日,勘探公司延2采气大队3号集气站。山上大块的土方不断滑塌下来。轰隆一声巨响,山上的土顷刻间压在了集气站的院墙内外。管线瞬间被压弯,装置区一片狼藉。说时迟那时快,抢险指挥队负责人高喊:“大家不要慌,先关掉气源!”站内的小伙子们第一时间,齐心协力相继奔向气井阀门关掉进站气源,采气一厂副厂长林建强,共产党员张建军、刘其鑫、强超等冒着随时有可能爆炸的危险,迅速跑向装置区,使出浑身最大的气力快速转动阀门,关闭生产分离器和计量分离器阀门,点燃火炬,放空泄压,看着火炬上熊熊燃烧着的大火,听着火炬呼呼炸响,大家的心扑通扑通直跳。经过5分钟紧张的战斗,险情终于得到了控制

党员要做抢险救灾的主心骨

强降雨使油气勘探公司的生产作业区大面积受灾,多数钻井、试油、试气及部分集气站停止生产。 (下转二版)

7月15日,延长石油集团公司董事长沈浩,延安市副市长马宏玉,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冯和平、黄文强,党委委员、油田公司董事长杨悦及管输公司、勘探公司领导赶赴灾情涉及单位查看灾情,指挥抢险,协调生产。 徐淑敏 路晓宇 摄

管输公司抢修管道 刘瑾言 摄

7月13日,采气一厂延2采气大队集气站职工冒雨赶赴井场关闭阀门,排除险情。 呼彩芬 摄

上篇:化建荣获2013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
下篇:导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3/7/20130719Y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07/19/09257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