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下午,西安市“教育难点问校长”系列访谈新城区专场对话在西安市育才中学举行,多位校长教育专家现场解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等疑问。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如何享受同城待遇?
提前办好“四证”找准学区入学
不少参加访谈对话的家长反映,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都或多或少遇到了入学难题。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有的已经在西安居住并工作多年,身为城市一员理应享受与同城居民同等的待遇,却在子女入学问题上屡屡碰壁。伴随着外来人员的增加,就学儿童人数增加。而学校资源有限,尤其是优质的教育资源有限,加上部分家长盲目择校,让入学难问题更加凸显。教育部门表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到所在区县教育局登记,教育部门根据各学校的招生情况统筹安排,按照就近原则进行安排,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学上。
教育局再次提醒广大家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需要提前办理“四证”:身份证和户口簿,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暂住证,与本地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在本地的纳税证明,原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同意流出就学的证明。由于许多家长并不知道“四证”,也从未到区县教育局登记子女信息,导致直接联系学校屡屡受挫。
教育部门规定,各公办学校在容量许可的条件下,必须无条件接收学区内有“四证”的外来务工子女,并且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安排入学,任何学校不能拒绝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
中考成绩不理想没学可上?
正确理解职高条条道路可成才
7月22日是中考填报志愿的最后一天,眼看就要招生了,有家长着急:自己的孩子成绩不是很理想,总分低于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只能报考一所职业高中。孩子自己却一心想上普通高中,所以最近都在犹豫要不要复读一年。
对此,新城区教育局副局长杨宏涛有着不同的见解,他表示“十一五”发展阶段中,职业教育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为平衡教育资源,陕西省实行了中考招生录取工作的分流,以达到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录取人数1:1的合理比例。因此,每年招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中,有50%的学生被普通高中录取,另外50%的学生是被职业高中所录取的。
但目前很多家长对中职教育存在误区,或者不够了解。对于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他建议,可以通过职业高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专业,一方面可以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专业的职业人才也是社会相对比较缺乏的。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一技之长,走向社会之后也将更加有竞争力。
西安市教育局副巡视员董三原特别建议说,低于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中考考生,可以选择“3+2”五年制高职。即用5年时间分两阶段完成职业高中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习任务。前三年(职高阶段)在职业高中学习,后2年(高职阶段)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两阶段各有自己的培养规格和教学要求,着重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的人才。
素质教育无副科加强体育锻炼攒“本钱”
有家长反映,孩子学校体育课严重“缩水”,体育课经常被调整为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在个别老师眼里体育课算“副科”。新城区教育局副局长杨宏涛表示,教育部要求要在中小学阶段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并且组织很多体育活动。
“教育部每年组织两次田径运动会,还有元旦越野赛。另外,中考体育占50分。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求学校要开展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还有体育艺术二加一的项目,要求学生掌握两门体育技能和一门艺术技能。在素质教育中,没有副科,更何况体育锻炼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是为走向社会健康工作积攒本钱,必须引起所有学生、老师和家长的重视。”杨宏涛说。
杜绝幼儿园小学化让孩子快乐成长
有网友反映,近年来幼儿园小学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幼儿园在幼儿阶段开始给孩子教授外语,让孩子掌握小学后才可能涉及到的运算知识,甚至要求孩子背诵长篇诗词写作文,家长一方面想让孩子更快的成长,另一方面也担心孩子年龄太小太累。
对此,新城区实验幼儿园党委书记王晶表示,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任务是以保育、教育为主,超纲的教学课程是不符合陕西省教育厅的相关规定的,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应坚决杜绝。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指的是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活动越来越接近小学的模式,对此教育部门的态度是坚决杜绝。我们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主要是快乐成长和快乐的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在幼儿园阶段,培养一些孩子对事物的关注,让孩子们快乐成长无疑是最重要的。”王晶说。 (赵欣媛 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