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扩在仵老病榻前采访
7月29日,69岁的张志扩先生兴冲冲地告诉我,他著的长篇纪实文学《铁血悍将》一书已交付印刷厂付梓,不久面世。
张志扩,原系咸阳市一家食品公司的工会主席。退休后不愿闲赋家中,出于对文学的偏爱,一心梦想弄出个“大部头”,实现人生“第二春”。
2005年的一天,他从电视中看到台儿庄战役敢死队队长、国民党爱国将领仵德厚的采访实录。画面上,抗日勇士血刃日寇的英雄气概使他热血沸腾。因仵德厚是咸阳市泾阳县龙泉镇雒仵村人。于是他便萌生写部“长篇”的想法,了却自己的夙愿和梦想。
当时年近百岁的仵老已是重病缠身。张志扩想方设法抓紧一切时间进行采访。由于老人身体不好,听力极差,双方交谈都很吃力。于是,他与老人同吃同住47天,白天采访,晚上再认真梳理。不仅积累了二十余万字的采访笔记,还从老人那里得到了《西北军将领录》、《台儿庄大战亲临记》等历史资料和照片,为前期创作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
2007年6月7日,仵老病逝。距他采访仅过不足半年,他把对仵老的哀思,寄托到《铁血悍将》一书的创作之中。随后,他自费穿行于祖国大江南北,跋涉于仵德厚曾经战斗过的旧战场和有关当事人的居住地。在台儿庄“考证”时,听说为仵德厚写书,七、八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兴奋地领着他,对遗迹和旧址一一指认。他先后采访了仵德厚当年的副手赵志道的次子高级教师赵昌济先生、副官贾金荣和卫兵杨凤鸣老人、台儿庄战役幸存的敢死队队员李桂林的长子李金平等,与这些历史亲临者或他们的后裔促膝长谈,他们的回忆和提供的史料极大丰富了该书内容。
2008年2月,他关起门来写作,每天都写,连节假日都不放过,多时一天几千字,少则一天几百字。2012年2月,一部40余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创作杀青。后经国家有关部门8个多月的审核与复审,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批文,同意出版。今年7月张志扩终于梦想成真。屈指一算,从选稿、采稿、完稿、审稿,张志扩历经八年“抗战”。可谓,“谁知书中舞,字字皆辛苦”。
我国著名军事史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岳思平发表了审阅意见:《铁血悍将》一书,以纪实的手法,较好地再现了仵德厚悲喜交加、大起大落的一生。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文笔流畅,有血有肉。
(张翟西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