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舒同题写报头的事儿

2023年09月02日

陕西工人报社负责同志来电话,说要恢复舒同为陕西工人报写的报头题字,要我说说舒同题字的经过。事过三十年了,我已年逾八旬,记忆会有不精确之处,略述如下。

1981年,文革已告结束,全国各省工人报陆续复刊,陕西工人报应时恢复,我受命去协助当时的负责人钱明镜筹办恢复事宜。先在《陕西日报》练兵,每周六在陕西日报工人园地出报一整版,经过半年的工作,筹备工作基本就绪,决定于1982年元月恢复陕西工人报。

报头题字怎么办呢?报社人员讨论时,有人提出用“舒体”。这个任务我主动承担,愿与舒同联系,请他来写。说起来,我这名小卒还与大人物舒同有一段不寻常的缘分。文化大革命中我俩同住一个牛棚有七个月之久。1966年舒同在陕西省委书记处书记任上被打成走资派,关入牛棚。我于1967年在省委秘书室以“黑秘书”、“写黑书”等罪名也被造反派打入牛棚,与舒

同共关一室,同住一个通铺。七个月,同吃同住,患难与共,陪批陪斗,也就有了一点交谊。

文革后期,舒同获得解放,调去北京,赴中央军事科学院任职。其间,他原从山东带来的秘书许汝洲与其有较密切的联系,我与许又是好友,我们共商请舒同为陕西工人报题写报头的事,按许提供的联系地址,我向舒同写信提出写报头的请求,讲述了规格等要求。不几天,题字就寄来了,陕西工人报用了舒同的题字。为了表示感谢,我们从西安铁路局苗圃买了世界名花茶花相送。过了大约三五个月,读者反映报头上工人的工字不大众化,中间那一中竖拐了一个弯,能否再写一次。我又写了一信,说明了这个意思。不久,第二次写的报头字寄来了。遗憾的是,老先生在写的时候,忘记了我们对他的要求,还是把工字写成了像汉字三字的样子。没办法,再不好写第三封信了,就把第二次求写的报头一直用了二十多年,后来不知何故就不用了。由于知道送舒同的茶花未能成活,还是买了两支毛笔捎去北京,算是对老先生的酬谢了。

今日,报社同志来电谈及恢复舒同的题字,我很赞成。联想到社会对舒体的历史性认定,还有上述这段故事,是有一点意义的了。 (党积智)

上篇:本报即日开启“直通车”心里话说给咱“娘家人”
下篇:陕西省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准备工作就绪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08/05/09552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