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综合阐述陕西工运学院未来的方向,未来的梦。根据自身优势与特点,在做好现行基本任务的同时,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而辐射的与之相关联的各种派生新职能的转变。
陕西工运学院人统筹思考,认真发展,他们有一个比较务实的梦,一个贴近现实,却需要多部并举,共同努力的奋斗梦。那就是近一个时期的终极梦——陕西工运学院梦。
针对于陕西工运学院梦,记者与院长韩睿进行了深入对话。
记者:学院用哪些措施来助推陕西工运学院梦?
院长韩睿:实现陕西工运学院梦,就要多部并举,共同努力,分别实现20万工会干部三家梦;全省百万职工素质提高梦;陕西工会职业技术学院梦;并不断通过师资队伍的建设,整合引进以及重点专业的建设等等庞大而有序的务实工作助推陕西工运学院梦的实现。
记者:您提到了重点专业建设,请问贵院未来重点建设的专业设置在哪个方向?
院长韩睿:我院将在近年将逐步重点建设劳动关系、劳动与社会保障、安全工程、劳动法、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等特色专业组成的面向劳动关系和工会工作领域的学科专业群,重点建设中青年学科领军人才和带头人才队伍;打造后备骨干教师群体,促进教师队伍数量、质量的提升和协调发展。
记者:总结来讲,未来的学院定位是什么样的?
院长韩睿:以服务工会、服务职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为主业、以职工教育培训为基础、以学历教育为支撑,培训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把学院建成现代化、高起点、有工会特色的陕西工会管理干部学院暨陕西工会社会工作职业技术学院。
记者:贵院的长期规划是什么?
院长韩睿:在职能上分别作到:(一)服务工会从适应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和工运事业的需要着手,以工会干部为本,传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传统和经验,加强课程建设,丰富培训内容,完善培训体系,利用现代手段,提升工会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实现干部培训规模、培训实效与工运事业协调发展。(二)服务职工从适应社会、企业、职工的需要着手,以陕西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为平台,充分发挥工会院校培训职工的主渠道作用,从职工政治素质、通用能力、岗位技能入手,通过学分银行计划,使职工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分享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全面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建设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职工队伍。(三)服务社会在建设好工会管理干部学院的同时,加快向职业院校转制的步伐。通过不断增加教育投入,适度扩大办学规模,增加工会教育特色,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建设好一支服务工会、服务职工、服务社会的教师队伍,真正履行工会院校的社会责任,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记者:将如何逐步实现全省的职工素质建设这一工程,学院将有什么具体的举措?
院长韩睿:在陕西省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素质工程办公室和陕西省总工会的部署,发挥主渠道作用,积极促进建成惠及全省职工、符合企业需求、运行便捷有效的现代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框架,建立起我省职工多元化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科学体系。努力实现全省30万职工提升学历层次,70万职工晋升技术等级,100万职工通用能力、岗位技能明显增强,全省职工素质普遍提高。
学院的主要任务或者说举措有:
1、在新校区内建设陕西职工素质工程建设网站,为全省干部职工提供现代化远程学习服务共享平台,构筑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天网。
2、在全省各市、国营大型企业建立教育培训示范性站点在县、中小企业建立学习中心,构筑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地网。
3、利用现有教育资源,通过劳模协会、职工技术协会、企业文化研究协会、职工文联等组织,加强以专家、教授、劳动模范、工人技师、工人艺术家为主的师资队伍建设,构筑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人网。
4、建成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数据库和管理系统。
5、加强全国工会农民工示范基地建设和工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体系建设。
记者:陕西工运学院梦在近年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院长韩睿:在新校区土地上,学院将积极整合资源,创造条件,争取在3—5内完成新校区建设任务,立足工会,面向陕西,着眼未来,在校园建设规划中五年内实现四大教育目标:
一是五年达到4000人办学规模,办好有工会特色的各种学历教育。为工会教育事业提供更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是五年培训20万余名专兼职工会干部,建成全国总工会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西北基地。
三是五年为我省就业与再就业工程完成3万人次的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完善全国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建成全省下岗职工、农民工教育培训基地。
四是加快推进陕西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使之成为陕西国民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工程实施,五年内使百万职工得到技能培训和学历提升。
记者:贵院实现这一宏伟梦想的优势基础何在?如何延续这些优势?
院长韩睿:我们学院拥有四个基地和一个示范校:全国工会职工教育培训的示范基地、全国工会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基地、陕西工运理论的科研基地、养老培养基地以及“全国工会干部培训示范校”荣誉。
保持和巩固学院获得的“全国工会干部培训示范校”荣誉,围绕工会工作大局,开拓思路,不断创新,完善教育培训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与水平,拓展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深度、广度,不断扩大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规模,做到工会干部培训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努力提升全省工会干部整体水平。打造西北地区有影响力的陕西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和全国工会职工教育培训的示范基地、陕西工运理论的科研基地。
充分发挥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师资及资源优势,加强与爱心基金会等合作,走产学研一体道路,共同合作,互利共赢,以养老教育事业为龙头,推进新校区建设,打造西北一流、全国有影响的养老培养基地。
记者:现任省总领导如何认识和支持贵院的我的梦?
院长韩睿:2013年5月29日,陕西省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周树红在陕西工运学院调研考察期间指出:陕西工运学院作为省总直属的最重要的事业单位,历史悠久。虽然地方较小,已经发展成为陕西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在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已经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学院专业设置合理,就业得到保障,社会认可度高。学院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工作思路清晰,与时俱进,一心谋发展,整体素质高,学院的工作成绩可圈可点。赞成学院对今后工作的思考和安排。省总要把学院建设、管理和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思想上、精力上和时间上有所体现,保证学院工会干部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和已形成的品牌不能丢。要根据形势和事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好每年培训计划。除省、市级以上工会主席外,今年换届后的工会新任领导和干部,大量的培训要由学院承担,这是很重要的任务。
要全力投入新校区建设。工运学院的梦就是建新校,新校建成之日就是学院梦想实现之时。建新校不仅是学院的一件大事,也是省总的一件大事,省总要积极帮助学院协调相关资源,落实前期费用和建校模式,对新校建设的有功之臣,予以表彰奖励。
学院提出的“三服务”办学宗旨,即为工会服务、为职工服务、为社会服务,其中三者是共存、并进、互补。学院要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加快学历教育转轨。赞成加快学院转制,积极筹建“陕西工会职业技术学院”,这是学院发展的命脉。怎样对学院发展的长远有利,对当前有利,我们就怎么办。希望学院实现“培训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
重视推进职工培训、职工素质建设工程。职工素质建设工程要投入一定经费,要有跟进和落实措施。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月28日在全国劳模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这是指导工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指导学院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学院要把学习习总书记讲话作为重要内容,专题学习、辅导、讨论,把思想统一到习总书记的讲话上来。要大力宣扬“中国梦,劳动美”,要以个人梦助推学院梦,以学院梦助推省总梦,以省总梦助推陕西梦,以陕西梦助推中国梦。
一个人的梦想要实现,这个人必须不断地奋斗和努力,为自己的梦想而拼搏。一个学院的梦想要实现,这个学院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的做好每件与梦想有关的事情。
2008年,陕西工运学院人提出创“陕西工会职业技术学院”的梦想。5年来,陕西工运学院人艰苦奋斗,卓越发展,不断创新。学院秉承“培训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主导思想,实施为工会服务、为职工服务、为社会服务的“三服务”办学宗旨,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始终坚持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以品牌专业为主导,从学生的整体素质、专业技能及学生实际出发,加强学生职业养成的管理,完善实习就业体系,实施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多证书”教学手段,在教学、学生管理与资助、实习就业等方面探索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好评。老年服务、社区管理等专业引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方向,毕业生始终供不应求,赢得了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普遍认可,受到社会各界的越来越多的高度关注。
学院成为西北地区工会系统唯一的一所高校,并经学院人的努力发展成为陕西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全国工会职工教育培训的示范基地、全国工会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基地、陕西工运理论的科研基地,也成为了陕西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
2008年6月学院新校区经省总工会研究同意开始启动;2009年1月省发改委批准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立项;2009年6月,长安区招商引资项目评审领导小组及专家评审会议同意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入区建设;2010年2月,学院与长安区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正式签订了239亩的土地征用合同;2010年6月省总工会支付学院建新校征地款2800万元;项目建设征地手续、各项筹建工作有序推进行当中;
2008年学院被陕西省人社厅批准成立职业资格鉴定站;
2008年陕西省总工会与日本全国劳动共济协同组合(简称“全劳济”)共同合作该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2009年通过过了省教育厅的高职招生批准;
2012年9月,学院与省民政厅联合举办共计10期千人“养老护理员培训班”;2013年1月,经省民政厅批复,同意学院成为陕西省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2012年9月,经中日双方共同努力,为期三年的基层友好合作项目“陕西省养老护理人才培训援助事业”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批准,并于2012年年底正式启动。并得到了日本政府1000万日元的援助。
……
所有的一切都说明陕西工运学院梦在一步步实现中,陕西工运学院人走在梦想的路上,离梦想愈来愈近。
“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自1985年以来,工运学院的“我的梦”就从未间断过,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更加切近、更加现实。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教科书。几十年的探索与奋斗、苦难与辉煌向我们昭示,道路决定命运。只有在省总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走适合学院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工运学院几代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的“我的梦”。 (王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