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建设集团

构筑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2023年09月02日

本报讯 近年来,建设集团积极探索人才培育方式,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创新人才流动机制、畅通人才快速成长渠道,逐步构筑了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机制。

优化人才培养方式。该公司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因材施教,实行“菜单式”的培养模式。一方面加强自有人员的转化和培养。继续在以往培训的基础上,激发广大职工学知识、重技术、敬业爱岗的积极性,提升职工整体素质。一方面通过开展“青蓝工程”师带徒等活动,在提升职工技能水平同时,创造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三是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层次、分内容、分重点举办“大讲堂”讲座,开设预算员、工程造价员、群安人员等培训班,转化了职工知识储备的单一性。特别是今年以来,积极鼓励广大干部员工申报一级建造师注册,为公司发展铆足了后劲。

创新人才流动机制。相继出台了《中层干部考评办法》、《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通过考核评比的方式,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导向,真正为人才的选拔建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机制。为给中层干部储备“接班人”,公司立足实际,通过对标积极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探索人才培育新模式和新路子,实现了从“请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

畅通人才成长绿色通道。建立人才培训预算机制,从根本上有效提高全员业务素质。针对引进人员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公司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趋于多样化,明确了新员工入职培训、岗前教育、岗位锻炼、综合评定等诸多培养方式,为员工成长提供了基础平台。通过采取重点培育人才“种子”,激励职工进行自学,对学得技能与取得职业资格者并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给予奖励;借助外部培训,有计划、有目标地选择人员和专业,培训职员的中坚力量;利用自身企业员工中发散的某些专业知识和经验,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经常性开展内部交流座谈,营造职工自觉学习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开展针对各类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岗位描述”和职工技能比武、知识竞赛等活动,搭建了职工技能施展、素质提升的平台,为职工成长成才开辟了“绿色通道”。 (宋阳丽)

上篇:多措施规范发展党员程序
下篇:陕钢集团 加快钢铁美丽花建设步伐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3/8/20130806M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08/06/09559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