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希望在这里升腾 梦想在这里起航

——陕西工运学院五年发展纪实

2023年09月02日

王何军

“梦”,带给人多少遐想、多少憧憬、多少激情!

追梦——强院梦、强会梦相融共生,坎坷历程昭示人间正道。

陕西工运学院人拼搏着,努力着。五年来一直艰辛的默默付出着,对学院未来方向的坚信从未改变,他们始终荣辱共生着自己的梦。

希望在这里升腾,梦想在这里起航。

人有梦想才有动力,学院和教职工有梦想才有未来。

可以说,对“梦”的憧憬和向往,对“梦”的孜孜追求,贯穿了近现代陕西工运学院发展的章章节节。

五年来,在省总工会的领导下,学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和工会十五大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工会重点工作,坚持服务工会、服务职工、服务社会的宗旨,以工会干部培训为主业,以职工技能培训为基础,以学历教育为支撑,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圆满完成了各项教育培训任务,事业发展和事业收入逐年提升,2012年学院收入为1399万元,其中,办学创收达到1140多万元,为工会事业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五年来,学院举办工会干部培训班校内160多期、校外年均超过40期,培训人次共3万余人;培养高职、成人大专、电大本专科毕业生4937名,组织职工职业技能培训考试和鉴定13445人次。目前学院在校生达到了3500名。2013年学院顺利通过中华全国总“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示范校”评估,成为全国第一批14所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示范院校之一。

以工会干部培训为主业 坚持做好教育培训工作

五年来,学院坚持干部教育培训紧紧围绕我省工会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不断更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强化培训实效。为此,学院投入近200多万元在不断改善干部培训条件的同时,加强干训队伍建设,组建了一支以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为主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充实了培训机构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建立教师考评制度,组织教师学习进修,加强教学与科研等环节,完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中国梦·劳动美”,学习型工会组织等精品课程建设,科研成果丰硕,教学成就斐然,受到各级工会和广大工会干部的好评。今年3月经全总评估,被授予全国工会干部培训示范院校,近接到通知被授予全国工会干部培训基地。

以学历教育为支撑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五年来,学院为求生存、求发展,利用教育资源,举办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为主导,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走多形式、多层次办学创收之路,取得明显成效。

全面实施职业养成教育。学院把职业养成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按照用人单位需求,重点加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职业习惯、职业素养的培养。

深化教学改革。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和职业需要,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改革考试考核制度,实行新开课和开新课的试讲和说课制度,全面推广模块化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等,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学院积极从就业市场出发,开设特色专业。为适应工会工作需要,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针对中国渐入老龄化社会的实际,开办中日合作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创建老年服务与管理系,3年来,为社会培养了近200名高质量的老年护理人才,还选派25名学生赴日研修实习,同时被省民政厅授予陕西老年护理人才培训基地,并承担了民政厅十二五期间的“千人培训”计划,成为学院名副其实的品牌专业。

以科研带动教学 实习实训促教学

学院十分重视科研工作。近年来,学院承担并完成了教育部、省总的相关研究课题多项;编写并正式出版了《新编工会干部基本知识简明教程》等十余部教材,其中《电动自行车维修基本技能》一书填补了陕西省该项职业技能工种的空白和全国农民工技能培训教程的空白;学院教师撰写的论文、著作多次获全国、省级奖励。教研科研活动的广泛开展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有力推动了学院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学院办学能力和知名度的提升。

五年来,学院与全国各地数十家企业合作,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同时加强学院各类实训室建设,加强兄弟院校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实习实训检验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 “多证书”教学出成绩

依托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把职业技能鉴定工种和课程引入教学,加强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积极开展英语托业桥考试等“多证书”教育,力争每位学生毕业时都能达到一专多证。学院学生参加全国高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通过率连续多年获全省同类院校第一名;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也是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院学生参加计算机ATA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导游证考试、普通话等级考试、养老护理员等级考试、剑桥商务英语BEC考试、秘书证考试、珠算证考试、日语能力、幼儿教师资格等考试等,多年来都取得了高于全省平均线的优异成绩。同时,该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这在全省同类院校中也是名列前茅,受到省教育厅和兄第院校的广泛赞誉。

2008年学院被陕西省人社厅批准成立职业资格鉴定站,职业鉴定站成立以来,相继开展了养老护理员、育婴师、家政服务员等多个工种的鉴定考试工作,组织了计算机操作、电动车维修等班次农民工技能培训和鉴定考核工作,完成了近1.5万人次的各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和鉴定工作。2011年11月学院被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省级示范站(授牌率6%)。扩大了学院在社会上的积极影响。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促进学院科学发展

五年来,学院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扎实进行。首先是实行聘用制。2007年7月,根据国家人事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管理的改革精神,学院按照工作需要,打破身份界限,对全院教职工进行了全员岗位聘用。其次是启动了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程序。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先后有3名副教授晋升为教授。第三是坚持公开招聘,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优化师资结构,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

在分配问题上,学院坚持受聘岗位与所享受的待遇相一致的原则,逐年提高教职工的收入水平。五年来,学院按照国家工资制度改革政策,通过调整工资、晋升薪级工资、增加绩效工资等,实现了教职工收入稳中有增。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有力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坚持教代会等制度 保证各项任务完成

教职工大会制度和月考核制度是陕西工运学院管理的两项基本制度,也是学院各项工作任务完成的重要保证。

五年来,陕西工运学院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教职工大会。通过学院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处级干部述职述廉、表彰先进等民主程序,保障了全体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激发了工作热情,保证了学院各项任务的完成。

月考核制度重在查找问题和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问题,通过考核,促使各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以新校园建设为契机 推进工会职业学院设立

学院的新校区建设工程于2008年6月经省总工会研究同意并启动。目前,项目建设征地手续、各项筹建工作有序推进行当中。

新校区的建设工作促进了学院开展新专业的可操作性及专业培养层次的改变。项目建设征地款已划拨,增加投入,整合资源,创造条件,将陕西工运学院建设为现代化、高起点、有工会特色的“陕西工会职业技术学院”。到2013年底,计划校舍建筑面积达到9.6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600万元,拥有图书32万册,各类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120个。专业总数达到28个,教职工计划编制350人,专任教师达到230人,其中副教授及以上高级职称教师、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达到高校设置规定标准以上,生师比达到18:1。

梦想是工运学院人前进的动力,也是工运学院人前进的方向。陕西工运学院人以总结历史,展望未来的心态定位好学院未来的方向,以对“我心中的梦”的不断追求,拼搏与饯行来一步步实现这一既定目标,同时怀着一颗客观公正的态度迎接新的一轮我省工会组织换届工作,以饱满且坚定的情绪与态度继续参与到新一届工会组织的事务中去……总有一种力量,一种无形的力量,这就是陕西工运学院力量!默默而不沉默,悄悄而不安静。

热烈恭贺陕西省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08/07/09564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