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教育部门成立调查组,调查近日海口一家长为孩子入学宴请教师醉死事件。教育部门表示,将严肃处理扰乱招生秩序、违规收费等行为。
都说上学难,上个好学校更难,简直难于上青天。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不得不拼钱拼关系,“各显神通”,甚至还有父亲为给女儿办理入学手续竟在宴请教师时醉死。为孩子上学居然要花钱请客,更可怜的是这位父亲直到醉死都不知道孩子能不能上学,在让我们为天下父母心感慨同时,也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体制。
当然,不管怎么说,家长以送礼请客形式为孩子谋得入学资格确实不妥,但若是将板子全打在家长身上也未免有失公平。实际上,之所以会如此,根本原因还在于不合理的教学资源配置。事实已经证明,教学资源配置好的学校,不仅老师教学水平高,学生升学率也不错,无形中亦使得孩子前途更有希望,当然更能吸引家长们目光。
但狼多肉少,稀缺的优质教学资源毕竟满足不了这么多家长的需求。于是,为了维护教育秩序,有关部门规定“中小学生就近免试划片入学”,要求孩子离哪近在哪读。可现实却是,地域不同学校教学水平也不一样。看着孩子进入不同的学校就读,姑且不论家长的感受,这种享受教育资源的方式在客观上来说也不见得有多么公平。
话虽如此,如若都能严格按照政策办事,相信也不会有啥怨言,顶多抱怨几句孩子“生不逢处”罢了。但现实当中却偏偏有一些人不按套路出牌,凭借各种关系占用本不属于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使得这种教育不公平愈演愈烈,在客观上也给学校和老师提供了寻求利益的“温床”。如今报道中虽然没说已经付出的两万元是不是择校费,但这种行为最起码已经告诉了我们利益“温床”的存在,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
为解决此类教育痼疾,铲除利益“温床”,最根本的还在于落实教育公平,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我们不妨做一假设,如若教育行政部门不插手学生学位分配,个别干部没有将教育资源当做“人情工具”,录取的透明度有效加大,暗箱操作和不良交易切实杜绝,政策被严格履行,那么这一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
换言之,即便家长有钱有权,如果不在片区之内,就要严格遵守政策,不能通过其他任何渠道入读相关学校,这也应该成为铁律。就算目前无法固守这一铁律,达不到绝对的教育公平,适当加大对普通学校的关注力度,加大教学投入,改善其教学环境,也有助于解决问题。同时,对招生中存在的违规收费予以彻查,更是不可或缺。 (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