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由于众多职工对文学的痴迷与厚爱,《职工文艺》在八年前改为纯职工文学期刊,容量增大、内容拓展,每期100页码,栏目设置:谈文说艺、小说荟萃、散文大观、诗歌天地、新人新作、工人歌声、文化人·文化事等10多个栏目。为了对咸阳职工文学新锐们进行一次检阅和巡礼,市总工会和文化宫相继编辑出版了《职工文学作品选》一、二卷,共收录全市百余位职工作者的各类文学作品数百篇,约百万字。颇为感动的是,出版经费全由作者自筹。足见,他们痴迷文学的心境是何等博大宽宏……在编撰过程中,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忠实题写书名,省总主席、市委书记、市总主席分别题词恭贺。
“放飞梦想、激扬文字”是咸阳职工文坛的一大亮点。“队伍庞大、群星荟萃”可谓咸阳职工文学的真实写照。“咸阳诗社”、“秦汉学社”、“小草文学”、“古渡文学”等职工文学社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咸阳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为广大职工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激发了他们的文学梦和创作欲,有的职工作者坦言:“从商是务实之举,是发家致富之路,而我却偏偏头脑发热‘蚂蚁啃书本——咬文嚼字’”。这不仅是咸阳个别作者的一家之言,亦是众多作者的心声。不少基层企事业单位,拥有名目繁多的文学社和兴趣小组,他们经常利用节假日相互联谊、交流,共话创作、同圆梦想……近年来,除前面提及的领军人物外,职工作者董信义、王三龙、屈彦岭、郭亚玲、孙育林、文军、徐宗德、王兴民、张志扩、房华一、张亚军、陈德宝、王彩琴、王永杰、杨波海、雷国胜、辛建斌、韩晓英、李光昆、秦义、迟骋、王晓林、文源、刘毅、鸣波、袁继光、徐智第、魏晓英、魏锋、钟宪政、白丁、崖上人、王忠义、王克喜、郑爱兰等40多位先后出版个人文学作品集。他们不仅受到单位器重,还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其中不乏一些人的精品被收入全国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更有多人被评为市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面对“咸阳职工文学群星闪烁、璀璨夺目、竞放异彩”的喜人局面,原陕西省作协副主席京夫曾高度评价:“咸阳职工文学作者诸多篇什,包括了文学的小说、诗歌、散文、杂文、纪实等各种门类的作品,继承了咸阳作家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生活扎实、内容丰富、富于激情、乡土气息与时代气息充盈,表现手法多样,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使我惊讶咸阳文学新人众多,成长迅速,惊叹这块土地的厚重与神奇!” 文/图 张翟西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