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飓风吹不散的信念

——国网陕西检修公司330千伏榆绥线抢险侧记

2023年09月02日

近日,在榆林街头巷尾谈论最多的就是8月4日夜鸡蛋大的冰雹和高达12级的狂风,“百年不遇”成为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最重要的关键词,树木良田满目疮痍,同时,电力设施也首当其冲,多基铁塔被刮倒。在这样千钧一发的时刻,在陕西省电力公司的统一指挥和部署下,检修公司迅速响应,来自各分部、单位的线路抢险队伍从全省四面八方第一时间赶到抗灾现场,顶烈日、冒酷暑、战雷暴,早出晚归、挥汗如雨,只为让倾倒的铁塔赶紧“站起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正在塞上名城悄然打响。

清晨天刚刚亮,陕西检修公司输电中心的检修专责石岩龙早早的就没了睡意。和往日一样,他走到窗边,看了看外面的天气,说:“连续数日的雷雨天终于露出‘笑脸了’,希望今天现场情况能,持续晴朗。”

洗漱过后,他走出房间,挨个敲门叫起输电中心的其他同事。这次他们主要参与“榆绥线”7基铁塔的随工验收工作。

老石今天的任务是对“榆绥线”37号铁塔的基础工程进行随工验收。

趁着阳光还未肆无忌惮地照耀着大地,所有人员全部集结,召开班前会,进行工作布置、安全交底等,一阵忙碌之后,大家抖擞精神向工作地点进发。

“跟我上”,传递正能量

通往37号塔的路,由于连日暴雨的洗刷已泥泞不堪,运送塔材的车辆根本无法进入,这可怎么办?正当大家心急如焚的时候,老石二话不说,拿起工具立刻下车,跟我上!一声吆喝后,带领着随工验收人员跟施工人员一起奔向周边就地取材,只见沙土被一铲一铲深深挖出,一锨一锨满满掘起,一趟一趟不厌其烦地运送到车将通行的路面……雨后的太阳一点儿也不温柔,气温迅速升了上来,身穿长袖长裤工作服、头顶安全帽的他动了不到几分钟就已经满头大汗。汗水浸透的工作服紧紧贴着后背。黄豆般的汗珠顺着他黝黑的脸颊流淌到衣领,他也顾不上伸手擦一把。一心想着“赶紧恢复抢修的路,让躺下的铁塔赶紧站起来。”

“求踏实”,只愿问心无愧

到达37号塔位,一口水也没喝的石岩龙又一头扎进施工现场,聚精会神观察着基础情况。

施工队的测量工人小陈告诉他:“情况不太妙,37号塔D腿基础偏移了几公分”。老石赶紧俯下身子,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钢卷尺开始一丝不苟地复测起来,一会从铁塔这边量到那边,一会儿又从“B腿”量到“D腿”,一会儿嘴里嘀咕着什么,一会又拿出笔在本子演算着什么,过会儿干脆像变戏法似的拿出几本输电线路相关验收规范在现场仔细翻阅起来,“还好!能修复,校验一下应该问题不大。”顿时,晒得通红的脸上流露出了欣慰地笑容……线路验收对于输电检修中心的每个人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能否顺利完成工作,能否保证工作中不出差错,大家心里都没底,只有来现场仔细盯一盯,老石心里才觉得踏实,他常常说:“作为一名输电工人,不求远大理想,只求对得起自己的饭碗”。

“吃点土”,预防水土不服

时间在忙忙碌碌中流淌,转眼功夫已是中午吃饭时间了,大伙早已是饿得前胸贴后背。这时,嘀嘀……几声清脆的喇叭在耳边鸣响,车窗摇下来,探出个头向大家热情地呼喊着:“同志们辛苦啦!开饭喽!”原来是延安分部的小亮同志给大家送饭来了。现场抢修往往时间紧、任务重,大家根本没有吃饭的概念,而延安分部榆林驻地的同事,认为后勤工作一样重要,事先预定好饭,准时往抢修现场送,大家看着还冒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口水直往肚子里咽,平时吃饭有模有样,现在也顾不上那么多了,“饥肠响如鼓”的大伙儿,有的蹲在路边的树下,有的坐在土堆旁,还有的干脆用路边的石头搭成饭桌大口吃了起来。现场指挥车辆、运输车辆时不时呼啸而过,裹起的尘土扑面而来,毫不留情地落入大家的饭里,石岩龙一边吃一边调侃道:“连灰带土吃一点,可以预防水土不服。”

哈哈……爽朗的笑声顿时在抢修现场荡漾……

黝黑的皮肤,质朴的面庞,真诚的眼睛,这就是石岩龙,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最紧迫的时刻,在最严峻的考验中,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跟着陕西检修公司所有“参战兄弟们”奋战在抢险的前沿阵营中,狂风挡不住他们抢险救灾的脚步。

(温泽尧)

上篇:“木制延长轨”诞生记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3/8/20130821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08/21/09608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