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三驾马车”为人才培养增添新活力

2023年09月02日

当“90后”踩着时代步伐走入社会,逐渐融入职场的各个方面,他们已经成为职工队伍中一支重要力量。这股新鲜血液也给中铁电气化局西铁工程公司带来了无限活力和冲击力,给企业的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为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职工队伍,中铁电气化局西铁工程公司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发挥“量身定制、注重实践、心理疏导”“三驾马车”作用,为加快人才培养增添了新活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个月前,三名“90后”小伙子走进西成铁路客运专线草滩制梁场,开始了他们的职业生涯。“刚到项目部就被安排到施工一线,在这里更多的是实践操作,而非‘纸上谈兵’。”今年23岁的王贝贝说,他和史长江都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虽然工作与专业对口,但二人均表示,这一个月的工地生活所积累的经验要比自己大学四年经历的更多。看着每天往返于工地的王贝贝和史长江,三人中唯一的文科生王晓冬有些羡慕,“在工地上,我就是一张白纸,那些专业知识我一点都不懂,在工地待了两三天就借调到办公室,现在是做一些文字工作。”

将三人安排在不同的工作岗位,项目部党支部书记赵明有着自己的考虑,“这么做是为了做到人尽其才,为他们量身定制个人发展规划。”项目部用三个月时间摸清每个人的性格、爱好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情况,结合工作中表现,分技术型和管理型两个方面为他们量身定制个人发展计划。“在实施个人发展规划过程中,我们注重对大学生的指导,随时随地校正他们的行为走向,让他们少走弯路。”

作为新一代的工程人,“实践关”往往是他们向企业有用人才的发展的“瓶颈”。为此,项目部抽调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作为“导师”,与新进大学生点对点签订《导师带徒协议》,导师们会在思想上、业务上帮助他们提高,使他们尽快融入到集体中。出师后,项目部则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新进大学生的“实战技能”,使他们最终能在重大项目中被委以重任。

“他们三人刚来的一周里,我每隔一天便会找他们进行一次面谈,希望能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熟悉、磨合、适应的过程。”赵明说,“90后”大学生有着更强的自我意识和多元化价值观。他们具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突出的个人中心主义,甚至出现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然而受技术和经验等因素的限制,新进大学生在工作初期创造的价值相当有限,只能做一些较为简单的工作。远大理想与现实情况的巨大落差,会使他们产生各种困惑和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势必会给项目部的各项工作造成严重危害。作为管理者,要倾听他们的声音,并通过谈话来认同他们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让他们感受到自身价值,树立起珍惜岗位、安心工作、积极进取的信心和对工作的认同感,最终实现项目部和新进大学生的“双赢”。

本报记者 杨琳

上篇:进口车畸贵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下篇:“刘健劳模工作室”屡创佳绩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3/8/20130822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08/22/09610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