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特色之三:建立自由裁量权标准,做到执法过程透明公正
城管执法的处罚幅度弹性大,一直是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为此,他们针对日常管理中最常见的72种违法行为,从适用的40多部法律中分别为其固定了唯一的处罚依据,并在法定裁量幅度内将处罚标准细化成2—4个档次,做到了同样违法行为处罚措施一致,体现了执法的公平。
过去,处罚的轻重和实施仅在一两个人之间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无从保障。为此,该局从四个方面改进:第一,由当事人申请,重大处罚召开听证会;第二,不论案件处罚金额大小,鼓励当事人在服务大厅公开陈述申辩;第三,跟踪回访案件,更改和撤销不当处罚4起。第四,案件通过网上办案系统公示,当事人可随时在终端机上进行查询,办案过程得到有效监督。
特色之四:人性化管理,实现柔性执法
以往的执法方式偏重于事后处罚,不注重做事前工作,相对人抵触感强,导致冲突不断。标准化执法把有效预防作为最重要的前置环节,建立有效的疏导和沟通渠道,实现了城管执法从刚性走向柔性、从管制走向服务。
该局规定对违法行为轻微或初到西安市的投资商、外地游客违反有关城管法律法规的,坚持只批评教育,不处罚的原则,做到人性化执法;对困难相对人提供人性关怀,按规定予以减免,设计处罚减免办法和流程,对初次违规,特别是对社区、街办提供相关证明的生活困难相对人,按照法律规定给予最大减免;设立便民服务点,争取市上支持,结合困难相对人特长,在适合区域为其提供经营摊位,保障困难相对人有长期稳定的生活来源;设立救助基金提供就业支持和经济救助,争取区慈善协会支持,建立城管执法困难相对人救助基金以及设立专用账号,号召城管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各界捐款,目前已经募集到了12万元,并制定了扶持困难相对人就业和资金救助的办法,按标准提供就业扶持和经济帮助。实现人性化管理,有效解决了制约城管执法工作中的安全保障难题,为城管执法走出暴力执法和暴力抗法的怪圈进行有益探索。截至目前,共保障“治污减霾”以及北关正街、团结中路、南小巷等区域集中整治行动工作50余次,未发生一起暴力抗法事件。
莲湖区城管执法局的做法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效果:推行“标准化执法”以来,他们共办理案件26430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2580起,21000多起当事人自觉履行了义务,无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据随机调查,有94.5%以上的被访者认为标准化执法开展后莲湖环境秩序明显好转;2010年前群众对他们的行风投诉平均每年都有20次左右,近3年降为零投诉。该局也因此在2011年荣获首届“中国法治政府提名奖”,2013年被全国普法办授予“全国法治区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