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初探

2023年09月02日

一、国有企业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现状

(一)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通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把企业反腐倡廉工作落到实处。纪检监察机构积极发挥组织、监督、检查作用,量化考核标准,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各项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二)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企业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通过生动形象的多种教育方式,促进广大党员提高了党内监督意识,增强了遵守党纪的观念。

(三)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深入开展效能监察。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围绕重组改制,资本运营、产权交易以及采购营销、工程招标等生产经营活动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开展效能监察,促进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的提高。

(四)以企业改革、制度创新为动力,推进源头治理工作。围绕重大决策、资金运作、财务管理、选人用人、工程项目等关键部位和环节,加大治本抓源头力度,建立健全制度,规范运作程序,积极探索有效防范腐败的途径。

二、企业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有企业是以国有资产为经营资本的经济组织,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落实反腐倡廉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反腐倡廉工作责任意识不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忽视了反腐倡廉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的关系,一切以完成经济指标为目的。作为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员,不仅负有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搞好经济建设的责任,而且也同时负有完成反腐倡廉工作任务、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

(二)反腐倡廉工作机制不活。主要表现在领导机构不健全、工作制度不完善、工作措施不得力,没有专门的反腐倡廉工作机构、日常工作部门和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从而导致反腐倡廉工作无人做、做工作的人腰杆不直、做了工作的人得不到好评;看似大家负责,实则无人负责,看似齐抓共管,实则大家不管。

(三)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没有明确、具体、得力、有效的监督主体,没有合理的监督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渠道,约束制衡能力不强,从而造成监督乏力、管理失控、制约失衡。

三、深入推进企业反腐倡廉的建议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运行监管机制,全面提高国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1.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出资人委派产权代表相结合,对国资委出资企业的领导职务管理权限进行调整,切实做到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

2.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任期考核办法,优化指标体系,形成重业绩、讲回报、强激励、硬约束的工作机制。

(二)夯实企业反腐倡廉教育基础

首先,完善企业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其次,突出宣传教育重点,丰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内容。再次,改进宣传教育方式,注重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效果。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企业各个环节,使企业人员在事业上有高标准的品德,工作岗位上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发展企业反腐倡廉各项工作

一是创新理念,实现目标的共同化。做好反腐倡廉工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把反腐倡廉工作措施放到企业长远发展规划中,并融入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不断从整体上增强企业内部控制力。

二是落实制度,构建制度的整体化。企业应探索并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责任制度、约束制度和内控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经营行为,按制度行事、靠制度管人的氛围。

三是扎实工作,落实职责的一体化。企业反腐倡廉工作,要明确职责,建立严格的责任分解制。企业党政领导是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带头遵守廉洁自律规定,又要有积极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的双重责任意识。建立反腐倡廉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在本企业的案件、重大经济损失以及侵害群众合法利益等问题,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在各项评选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制。

这样,企业反腐倡廉工作一定能扎实推进并展现新风采,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一定能实现最大化,企业领导人员“权大”背后“胆大”的行为也一定能有效遏制或减少。 (刘海桅)

上篇:生产自救不忘灾区群众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3/8/20130823Y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08/23/09618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