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条国道,一个背包,两个备胎和一颗勇敢的心,天津大学2013级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安徽阜阳新生林澳开始了他的骑行报到之旅:770公里、穿越安徽、河南、山东、河北4省,仅仅用了5天时间,他就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扛车走了40分钟
20日,林澳从家乡安徽阜阳出发,用骑单车的方式前往学校报到。1辆单车、1个背包、2个备胎是他全部的装备。
一路上,林澳坚持用日记记录沿途见闻和感受。饿了就停下来吃碗面条,困了就找个树荫和衣而卧,累了就停下来休息然后继续出发,自行车散架了,他自己修好了继续出发。
24日上午在青县吃早饭时,锁住的车却不见了钥匙,于是他扛着车一走就是40分钟才找到修车的地方,不知不觉中胳膊已经发抖抽筋。“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修车的小铺,修车人却告诉我他只会砸锁,不会开锁。于是,我就自己拿砖头把锁砸了继续骑。”在骑行途中,像走错路发现“不知道自己在哪儿了”这样的事太多了,几乎每天都能遇到。
瞒着父母离家
出发时,林澳带了900元,从20日出发到现在只花了200多元,主要用于购买饮用水。
由于担心父母惦念,林澳在离家前并未通知父母,不料,让姐姐发现了。20日晚,林澳的父亲打电话给他,希望儿子回家。但林澳请父亲放心,他表示不会“放弃梦想”。
林澳说“骑行过程中,经常会想家”,特别是在被父亲发现他不辞而别的时候,“的确有点心理压力,怕父母在家里着急惦念”。
“第一天出发的时候,都没有跟父母说,走到半路父母打电话叫我立刻回家,我还撒谎说有同学一起骑。当时爸爸妈妈特别生气,还说管不了我了。”
从未想过放弃
林澳说,选择骑车报到,一开始想法很简单也没有充分准备。三天来遇到了此前没有想到的困难,但他从未想过放弃。“正是这个过程,我学会了坚强、勇敢和坚定信念。”他说。
从21日得知林澳已经出发开始,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辅导员林佳妮和学长们每天都与他保持联系。老师和同学们随时关注网络和电话,在他走错路的时候帮忙查找正确路径,而且为他准备好了食品甚至医疗用品。
林澳的故事在天津大学和朋友圈里引发热议:“这才叫人生”、“真有勇气,羡慕你”、“好样的,什么时候到,我们在这里迎接你”。 (钟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