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高水平技工为何依然短缺

2023年09月02日

人社部近日在京召开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参赛总结大会,我国选手在这届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一银三铜以及13个项目优胜奖,我国这届比赛的成绩明显好于上一届,说明国内参赛选手水平在提高,不过,就整体来看,这成绩确实与我国“世界工厂”的称号不符合,偏离“中国制造”的名声。

技工尤其是高级技工的重要性毋须赘叙。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中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达到2.25亿,而技能劳动者总量仅为1.19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约3117万人,尽管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但真正意义上的高级技工依然严重短缺,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路径不太通畅,粗浅分析,至少有以下三个原因:

我国职业院校水平参差不齐。现阶段国内的高级技工主要出自技校、中专、高职,近些年来在职教热潮的催生下,职业院校的扩张势头尤其迅猛,现已有14000余所中职院校,2000多万在校生,高职院校1000多所,1000余万在校生,院校虽多,培养规模虽大,高水平的示范院校、重点院校却仍旧偏少,多数职校的装备水平落后,优秀师资匮乏,教学实践过程中存有不少欠妥之处,普通高校则仍是旁观者,未加入培养技能人才的行列,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两者之间一直缺乏有机联系,理工科本科毕业生很少有人愿意走上高技能人才的成才途径。

成长、成才环境不如人意。技工的成熟周期较长,培育一位高级技工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具备适宜的大环境、小环境,通常只有大中型企业和某些科研院所实体才具备培养高级技工的基本前提,而多数类似机构往往更乐意于创造现实的经济效益,对于培养高级技工人才之类时间长、收效慢的事情,多半是说得多,做得少,口惠而实不至,因此,众多技工攀升至高技能人才队伍,相当程度上得靠个人的悟性、机遇和努力。

社会大背景的负面效应。近些年确有个别行业、个别职业、个别阶层、个别人士,轻巧便获得巨额财富,收入畸高,吸引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相形之下,技工的作业环境差,危险程度高,待遇低,社会地位不突出,即使比较同一家企业的内部各群体,同级别管理人员和工程人员的地位都可能高于技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部分技工的进取动力,自然就影响了高级技工人才的成长进程。此外,独生子女日渐增多,亦使得某些家庭不愿子女从事技工职业。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这话可谓一语中的,也包含着对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的殷殷期盼。 (吴志强)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赛场上的“好声音”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3/8/20130828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08/28/09632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