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旬阳县地处秦巴山区东段,汉江横贯其中,全县辖22个镇318个行政村(社区)。近年来,该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循环发展、富民强县主题,牢固树立“抓创业就是促发展,促就业就是保民生”的工作理念,深入实施全民创业带动就业战略,从政策上引导、经济上扶持、法律上维护、工作上推动,从而使得这个县3554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展现了一幅激情涌动、波澜壮阔的干事创业画面。
用活政策 加大扶持力度
面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失地无业农民转岗就业难、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招工难”五大难题,该县县委、县政府将全民创业提升到旬阳实施率先突破发展、建设陕南强县的战略高度上来。在用好、用活、用足现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相继完善出台了《旬阳县全民创业实施意见》、《旬阳县鼓励农民进城镇创业方案》、《旬阳县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复转军人创业帮扶工作方案》、《旬阳县鼓励农民进城镇创业若干优惠政策》、《旬阳县创业帮扶贷款财政贴息实施办法》。
旬阳成立全民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相关职能部门为创业者提供了税费减免、岗位补贴、贷款担保、资金扶持、平台建设、市场准入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形成了支撑全民创业的政策保障体系。该县信合创新信贷扶持政策,建立融资平台,支持县外跨区域创业贷款1.5亿,这一模式被省信用联社在全省推广。2010年以来先后累计为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等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68亿元,帮助全县2944人实现自主创业,带动就业17000人,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抓好培训 把握提升技能
为打造出与市场挂钩、本领过硬的创业主体,旬阳县坚持把创业培训作为全面提升创业能力的“助推器”。建立了就业导向、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的就业创业培训运行机制。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人人技能工程”、SYB等培训项目,紧紧围绕县内优势产业、支柱工业和主要输出地区的用工需求,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有效提高了城乡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2010年以来,累计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8104人,开展输出前培训4.13万人次,再就业培训2830人;开展创业培训4379人,其中大学生创业培训320人;完成高技能人才培训116人,技能鉴定7780人,专项职业能力鉴定6700人。无论是下岗再就业人员、外出创业的旬阳劳务大军还是搏击商海的高校毕业生,技能成为他们求职创业的“敲门砖”。
夯实服务 创造良好环境
为了促进全民创业的顺利开展,旬阳县全力打造覆盖城乡的就业、培训、社保、维权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努力提升就业服务水平,促进充分就业、稳定就业。正式建成县级Ⅰ类人力资源市场,并投入使用,可满足1000人以上求职、30多家用人单位开展现场招聘会。健全创业就业工作体制机制,挂牌成立了旬阳县创业就业局,高标准建成22个镇社会保障服务站和318个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努力通过实施帮扶困难群体就业活动、组织召开创业座谈、大学生创业服务、农民工维权活动等鼓励扶持更多的城乡劳动者实现创业就业。在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开设“创业之星”及“天南地北旬阳人”专栏,重点宣传旬阳籍创业成功人士,激励全民创业。
在各项服务工作的牵引作用下,旬阳全县上下创业生机勃发,创业活力四射,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全县非公经济的跨越发展。目前,县工业园区入驻尧柏水泥、宝通汽车、科威生化等大中型企业80多家,带动就业1500余人;草坪现代物流园区、白柳鼎盛建材园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可入驻个体创业户200余家,带动就业2000人以上;吕河工业园区正在加快主干路建设,争取纳入省级工业园区盘子,目前招引企业10多家,带动就业800余人。
劲风扬帆 推进全面就业
旬阳县通过政策倾斜、技能培训、贴心服务,使全县创业就业工作局面不断推陈出新、高潮迭起。2010年以来,全县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95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围绕县域六大支柱产业,依托工业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实现3万人就近就地转移就业。22个镇共建立固定的劳务输出基地55个,与县外130多家企业达成长期用工意向,每年提供就业岗位18000余个。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达26.2万人,年转移就业10万人以上。2012年,全县实现劳务收入12.4亿元。
全县一大批外出农民工、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下岗职工、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人员积极投入“创业潮”,并形成了以“旬阳建工”为引领的劳务品牌,涌现了以潘厚德、何升义为代表的建筑劳务、以华琳娜为代表的大学生、以南君涛为代表的复转退伍军人等一大批优秀创业典型,带动了6万余人就业。
通讯员 杨志勇 张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