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还有人担心,更改后教师节离国庆节太近,教师节有被冲淡的可能。“我国历史上曾把劳动节和教师节放在同一天,结果是教师节逐渐被淡忘了。现在又把教师节改为9月28日,与国庆节仅仅相隔两天,教师节会不会像以前一样过着过着就没了独立的个性?”一名网友说。
重要的是唤起社会真正“尊师重教”
作为教师节的主角,一些一线教师对“改期”的争议并不感兴趣。济南市解放路第一小学五年级班主任牛永波说,教师节“怎么过”要远比“哪天过”更重要。
“只要教师社会地位真正提升了,哪一天过节无所谓。”济南市西堡小学教师祝宁认为,改变观念比改变日期更重要。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浮躁心态,对教育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这不是真正的“尊师重教”。真正的尊师重教,是发乎内心、表乎举止,而不是靠给老师送钱、送东西。什么时候社会真正重视教育、尊重教育了,什么时候教师地位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认为,当前有关教师节的问题最重要的不是改期,而是如何提高教师地位、让教师感受到师道尊严、有心情过节的问题。这几年每逢教师节,大家总把目光紧盯在教师收礼的问题上,这样的教师节,老师就不再是节日的主人,而是变成了被指责的对象。
熊丙奇说,很长时间以来,社会对待教师群体,是高道德要求、低物质待遇。即使现在国家在增加教育投入,总体而言,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工资收入还比较低。而且,在教师群体内部,贫富差距也十分严重。由于一些教师待遇低,甚至难以维持体面的生活,教师这一岗位对优秀青年并没有太大吸引力。包括国家推出的免费师范生政策以及农村特岗教师计划,都遭遇教师职业吸引力缺乏的现实困境。
“虽然我并不在乎改不改期,但假如教师节改期能够唤起人们深思设立教师节的本意,把更多目光投向关注教师群体生存状态、发展环境上来,那么,这样的改变才有意义。”牛永波说。
新华社记者 娄辰 王海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