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南产业发展公司机电设备维修车间里,活跃着这样一对“80后”亲兄弟,别看他们工龄不长,却有着超越年龄的沉稳和干练,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我们修的不仅是设备,更是在修自己人生梦想的道路。”他们就是曹欢欢、曹栋栋兄弟。
哥哥曹欢欢80后,2010年2月进入神南产业发展公司成为一名维修工。他刚进公司维修中心的第一个月,就接到了中心成立后的首个“定单”,承接了龙华矿业公司53台2.6米液压支架的维修任务。作为一名劳务合同工,他与工友们一道,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保障了这次维修任务的顺利完成。同事开玩笑说:“你一个劳务工这么卖命干什么?”可他淡淡一笑答道,“既然咱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尽心尽力干好,就要对得起公司给的工资。这么好的单位,苦点累点对于我这个农村娃来说算不了什么。”
2010年9月,曹欢欢被调到了维修中心车队,成为一名生产车司机,长期奔波于公司与各矿业公司之间。有时候,工作任务紧张,三餐不定,大半夜出车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可他从未抱怨过。遇到中心设备维修集中期,作为生产车司机,一天之内,他有时要从公司到各矿业公司往返16个来回,一月下来行程累计达9000多公里。
弟弟曹栋栋90后,是个文艺爱好者,2011年8月经层层考核,进入神南产业发展公司维修中心,成为了一名装卸工。能歌善舞的他,在公司一次元旦晚会上脱颖而出,文艺才能得到发挥,加上个人吃苦耐劳,工作得到了同事、领导的认可,很快就由一名临时工转为了劳务合同工,岗位也由装卸工变为支架维修工。
进入支架检修车间后,在师傅和身边同事的指导下,喷砂、喷漆、天车、叉车,曹栋栋样样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工作中,无论什么时候需要加班、倒班,他随叫随到,车间刺鼻的稀料味,眼前浓浓的煤灰,车间的高温度,被他统统忘掉,似乎在他的心里、眼中,出色的完成工作才是第一位的,同事们感慨地说:“小曹对待工作的态度,让我对80后、90后有了新的认识。”
工作之余,曹栋栋积极协助中心组织、策划文艺活动,嗓子喊哑了,他说没事,双腿发肿了,他还是那句话,没事。在车间繁忙的生产现场,他用自己开朗的性格,文艺青年的热情和特长,为同事们唱歌、跳舞,给大家带来欢乐。
曹欢欢、曹栋栋兄弟,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梦想很重要,选择更重要,人生路很长,关键的只有几步,好高骛远实现不了梦想,脚踏实地、吃苦肯干一样能体现价值。他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了正确地选择,他们用行动证明80后、90后是有主见、有担当、能吃苦、懂生活的一代。 (陈小妮 孟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