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华炜亲临受灾现场指导救灾工作
一个矿井犹如一个人,在巨大灾难面前,抑或沉沦,抑或颓废,抑或怨天尤人,而桑树坪矿,在特大灾难面前,选择了凤凰涅槃——重生而后勇!
桑树坪矿,1977年12月建成投产,昔日号称“西北一枝花”,是我国自行设计年产300万吨的现代化矿井。2011年8月7日,由于地方小煤矿超层越界开采,发生特大透水,致使桑树坪矿斜井被淹没,生产中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沉痛的打击。
在特大灾难面前,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在陕煤化集团及煤业股份公司的正确领导下,韩城矿业公司党政一班人率领桑树坪矿干部职工临危不惧,他们揩干净身上的泥,抹去眼角的泪,积极开展自救,创造了救灾避险史上的多项奇迹:333人在一个小时之内全部撤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仅用了17天时间就恢复了平峒井口的生产;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成功封堵了透水通道。灾难面前,桑树坪矿干部职工信心不倒、队伍不乱、人心不散,在抢险救灾、生产自救过程中,两万多名职工及家属,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
2013年3月16日,矿井已全面达到陕煤化集团“高标准恢复”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韩城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世斌提出,把桑树坪矿建成科技大矿的新目标。桑树坪矿人满怀感恩之情,怀揣振兴桑矿的梦想,坚定“集团在身边”的信念,决心共同重建现代化数字化矿井。
“集团在身边”情暖矿山
“8·7”淹井事故发生后,陕煤化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华炜,总经理杨照乾及集团公司、煤业股份的领导多次深入韩城矿业公司和桑树坪矿视察灾情,对矿井抢险救灾、生产自救、全面恢复工作给予了重要指示和极大支持。
陕煤化集团董事长华炜来到韩城矿业公司和桑树坪矿视察灾情时语气凝重地说:“今天的集团已非过去,是一个强大的集团,完全有能力有实力帮助你们渡过难关,在资金上大力支援你们抢险救灾,希望广大干部职工坚定信心战胜困难,把省委省政府的关怀、集团公司的关心支持和‘集团永远在你们身边’传递给全矿的职工家属,相信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恢复再铸桑树坪矿的辉煌。”董事长的亲切关怀使危难之际的干部职工受到了极大鼓舞,增强了大家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决心。
陕煤化集团公司总经理杨照乾视察指导抢险救灾工作时指出:“集团公司是韩城矿业公司和桑树坪矿战胜灾害的强大后盾,要把恢复重建作为良好契机,把桑树坪矿建设成渭北老区的一个现代化、数字化矿井,集团将从资金、物资、人力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集团其他领导和股份公司领导及部门领导也都纷纷深入现场、深入井下视察指导抢险救灾工作,给予了灾难面前的韩城矿业公司和桑树坪矿干部职工战胜灾情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撑。
集团公司下属的各兄弟单位主要领导不断前来慰问和了解灾情。从韩城矿业公司走出去的老领导、老同志、煤炭新老用户……一句句牵挂的话语,一双双温暖的大手,饱含着血浓于水的兄弟情,汇聚成涌动的爱心。
“政府在支持、社会在关注、集团在身边、企业在重生”的大爱精神,为韩城矿业公司、桑树坪矿全体干部职工战胜灾难和恢复重建工作增加了强大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恢复重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支持。
在抢险的第一时间,韩城矿业公司和桑树坪矿向上级领导及时汇报了灾情。立即成立了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为总指挥的事故抢险救灾领导机构,由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及机关各部室组成了四个救灾小组,明确了业务分工。桑树坪矿也迅速成立抢险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由矿长、书记任组长,设立了四个抢险救灾小组。各小组立即投入到各自负责的工作中,抢险救灾工作有条不紊地全面展开。
2012年初,韩城矿业公司董事长王世斌、原总经理师永贵高起点精准定位,按照集团公司主要领导提出的从地面到井下都要达到一个高标准恢复的科学决策,专门就如何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合理的高标准恢复实施方案多次召开会议,共商恢复大计,制定出了高标准恢复的实施方案,并报请集团审批。同时明确由现任总经理陈永民(原副总经理)牵头每周就桑树坪矿在恢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进行专题协调解决,确保恢复安全、标准。在恢复重建中,集团公司和矿业公司技术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从桑树坪矿可采煤层的技术要求出发,给予工程技术人员全方位帮助和支持,有针对性地编制重点系统恢复重建规划,实施了“桑树坪矿系统工程智能化数字化科技”行动;各系统专业也分别举办研讨、座谈等形式的专题会议,学习标准、明确目标、统一认识,定期深入矿井现场指导,组织精兵强将,全力推进恢复进程。
高标准恢复亮点纷呈
韩城矿业公司桑树坪矿在陕煤化集团的鼎力支持下,经过18个月恢复重建的艰辛努力,2013年3月16日,矿井全面恢复生产。最高日产达到了5600多吨,最高月产达到14.5万吨。4318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月月超额完成产量任务,月产纪录达到7.5万吨以上。截至9月20日,全矿已累计生产原煤105万吨,完成计划的104%;生产精煤38.3万吨,掘进进尺8294米,完成任务的103.4%。如今一座新型的科技矿井正在崛起。
亮点一:井下280主大巷面貌焕然一新,井巷美观大方、整洁耐用,巷道可保持几十年不变形;
亮点二:机电硐室、瓦斯抽放泵站、采掘工作面全部达到标准化、精品化;
亮点三:集中控制的五套系统全部实现无人值守和远程自动化操控,直接减少工作人员117人;
亮点四:排水自动化控制系统、井下局扇监控系统、地面恒压供风、胶带运输等达到集中控制,实现了实时远程遥测、遥信、遥控、遥调;
亮点五:井下电力监控及防越级跳闸系统、双风机双电源监测监控系统、视频可视化及工程实践规模应用等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亮点六:容纳1500名职工的21层现代公寓化职工住宅楼已封顶;
亮点七:建成了集团公司首个集科研、实验、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矿压实验室,成为国内煤炭高校科研实践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
亮点八:生产调度指挥中心采用了第三代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同时可对井下200多个重要生产关口做到同步监测监控,高效便捷达到智能化、数字化;
亮点九:配套安装的新型调度台,可对井下所有区域的电话进行插拔主叫群呼,提高了矿井紧急避险能力;
亮点十:运输工业广场硬化及标准化改造等工程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韩城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世斌高度评价了桑树坪矿职工面对灾害,永不言败的抢险救灾精神。他说,我们在陕煤化集团公司和煤业股份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高标准恢复生产的全面胜利。今后,最先进的科研技术成果还要在桑树坪矿推广,未来产能要达到300万吨以上。
集团公司总经理杨照乾亲临现场指导救灾工作
桑树坪矿3212薄煤层综采工作面
桑树坪矿4318综采放顶煤精品工作面
简单实用美观大方的井下无人值守机电硐室
桑树坪矿数字化生产调度指挥中心
支护坚固 美观实用的280大巷标准化机电硐室
韩城矿业11煤开采奥灰水害综合防治合作签字仪式
新建成的桑树坪矿280北一避难硐室
韩城矿业公司建成的陕煤化集团首个矿压实验室
桑树坪矿单身职工1号公寓楼
质量标准化达集团要求
韩城矿业公司根据集团公司高标准恢复重建要达到“标准化、精品化”的目标要求,制定出高标准恢复重建总体方案。公司各职能部门对口指导,解决重建中遇到的困难,桑树坪矿党政扎实组织,统筹兼顾,严格项目建设管理,加强监管施工质量,实行重点工程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建成了一批优质工程、精品工程。
被水淹过的矿井满目疮痍,齐膝深的淤泥,锈迹般般的电瓶车,水沟遁形,轨道难觅踪迹,芭片、搪材、单体俯首皆是,片帮、冒顶、破碎、裂缝、离层等随处可见,所有的物件全部一个颜色,原先齐排排的缆线也都七零八落。这一切在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那场灾难的深重。面对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生产恢复工作,桑树坪矿人无所畏惧、迎难而上、科学筹划,奋力掀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生产高标准恢复的灾后重建之路。矿井上下以科技为推手,重建起基础更牢靠、装备上水平、系统更简化、运行更可靠、产能上台阶的现代化数字化矿井。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艰辛努力,遭受淹井重创的桑树坪煤矿,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以高标准、高起点、经济实用的原则,建成了1#井大皮带运输巷、280南北大巷、4318和3212综采面等4个标准化一条线,采掘工作面有2个面达到精品化、3个面达到标准化,12个机电硐室达到标准化。2013年3月,顺利通过陕煤股份公司的验收,一次性全部达到集团优质工程标准,为全面提升矿井产能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井下供电系统、通风系统、运输系统、排水系统、压风供水系统全面恢复运行。各大系统运行平稳,安全可靠。2013年上半年,质量标准化验收达到陕煤化集团标准要求。
韩城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世斌深入井下指导桑树坪矿高标准恢复重建工作
数字化智能化堪称一流
科技当先是桑树坪矿灾后恢复重建的主导思想,全矿上下营造了“铭记感恩、自强奋进、科学重建、科技当先”的浓厚氛围。
按照集团公司建设“智能化、数字化、高产、高效绿色新矿井”的要求,韩城矿业公司桑树坪矿“数字矿山”的系统架构基本形成。已建成了排水自动化控制系统、井下电力远程监控及防越级跳闸系统、双风机双电源远程监控系统、皮带运输集控系统、空压机监控五大专业系统,实现了实时远程遥测、遥信、遥控、遥调,达到了无人值守、数据统计分析的功能要求。五个专业系统投入运行以来,主运输皮带、变电、主扇等十多个岗位直接减少工作人员117名,一年可节省人工成本1200余万元。桑树坪煤矿数字化生产调度指挥系统,于2013年1月1日正式投入运行。为该矿从单系统自动化到综合自动化的转变奠定了基础。使安全生产的调度指挥更加安全、高效、便捷。
水泵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技术组成控制系统,完成对高压启动开关智能型保护器、电磁阀、电动球阀、水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信息的采集与处理任务,实现对水泵和阀门的自动控制。
井下电力监控及防越级跳闸系统,应用数字化变电站新技术,实现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建立符合IEC61850标准的变电站网络结构,实现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输出全过程数字化,提高了矿井电网的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
井下主运输系统,经过系统优化全部实现了皮带化运输。目前,15部皮带中,井下280主运输6部皮带全部采用防爆变频器驱动,实现了集中控制、无人值守。
压风机恒压供风控制系统,选用美国寿力螺杆式压风机联网供风,采用合康高压变频器驱动,实现远程控制,达到了压风机房无人值守和系统远程监视、控制的目的。
井下局扇监控系统,安装了智能局扇远程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了对风机工作状态的全面远程监控,确保了局部通风机稳定、可靠和连续运转,有力地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
科技创新提升抗灾能力
韩城矿业公司桑树坪煤矿在这次灾后恢复重建中,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提升矿井抗灾能力和提升矿井产能的重要抓手,在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几个关键技术上进行重点攻关,通过实施综采放顶煤、沿空留巷、2号煤降采高、11号煤下解放层开采等重点科研项目,加快向“科研大矿”转变的步伐。
一是在3#煤极其松软煤层中进行放顶煤工艺试验。3#煤综采放顶煤单产由每月3万吨提升到现在的8万吨。4318综采工作面年产有望达到150万吨以上,效率是炮采工作面的四倍以上。二是针对2#煤层薄、构造多、不稳定等生产条件,实施了2#煤降采高技术研究。2013年7月中旬,降采高设备在桑树坪矿4219综采面开始试生产,目前采高控制在1.1m—1.2m之间,有效降低采高200mm—300mm,每年可节约5500余万元。三是稳步推进11#煤下保护层开采研究与试验。目前已与西安煤科院就11#煤开采奥灰水综合防治进行合作。11#煤的成功开采将对中深部资源进一步开发具有深远影响,是决定韩城矿区走出困境谋求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四是沿空留巷技术全面推广应用。采面相对回收率提高了10%以上;改善了采面通风环境,消除了局部瓦斯积聚;减少了巷道工程量和煤炭损失,缩短采面接替时间半年以上;改善了巷道维护条件。研发的刚性组合模板代替了柔性模板支护技术,每米节约支护费用千元以上。目前已在五个回采面推广应用沿空留巷技术,不但卸料速度快、生产效率高,而且缩短了注浆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五是瓦斯抽放本煤层注水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立了“孔到位,护到位,严封孔、管畅通、增流量”的瓦斯抽采工作体系,在3#煤工作面成功解决了深孔打钻及封孔技术难题,系统管道瓦斯抽采浓度由原来的不足5%提高到10-20%;利用瓦斯抽放深孔进行高压煤体注水及工作面浅孔煤体注水技术,固化煤帮,为工作面安全开采创造了条件。2013年上半年,韩城矿业公司实现了瓦斯零超限。
在桑树坪矿地面建立了全矿下井工作人员入井信息卡定位系统、虹膜考勤系统等先进的人员管理系统,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实现科技大矿梦想创造了条件。
谋求矿井安全高产高效
韩城矿业公司在桑树坪矿恢复重建的整个过程当中,以企业文化引领矿井安全高产高效发展,以桑树坪矿人在非常时期形成的恪尽职守、甘于奉献、勇于承担的崇高精神为支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是依照标准,经过认真设计、组织施工、质量评估等环节工作的扎实推进,建成了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井下通信联络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等六大系统,并投入使用。二是实施了高标准恢复,精细化管理的策略,分专业、分系统、分岗位强化培训,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发挥各类技术装备的作用。强化成本管理,执行“避峰填谷”的管理办法,最大限度地节约用电成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树立了人人都是利润源的理念,进一步提高了各系统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矿井安全高效开采。同时,加强地面、井下基础设施建设,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不断提高职工幸福指数。三是面对严峻的煤炭市场,韩城矿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突出精煤生产;简化井下生产系统,减头减面减人员,降低生产成本,确定达产扭亏目标。同时改造拓宽3号井,实现多种煤层分装分运大通道,建立新运输系统,提高煤质,提升运输效率,加快了产能提升的步伐。2014年有望达到220万吨,2015年达到300万吨产能,矿区职工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建设科技大矿、安全高产高效型矿井步伐坚定。
韩城矿业公司总经理陈永民在桑树坪矿井下就高标准恢复工作现场办公
以人为本提升综合实力
在恢复重建各项工作进程中,陕煤化集团公司、韩城矿业公司党政领导十分关注民生工程。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把矿区环境治理、职工住房及生活用水等民生工程始终贯穿于高标准恢复重建的全过程,凝人心聚力量。对桑树坪矿区职工住宅楼、生活用水及周边环境改造进行了统一规划,实施了“民生工程生态化”建设。
亮点工程一:工业区美化亮化标化改造工程效果明显,改造后的运输工业广场平整、宽敞、漂亮,成为矿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亮点工程二:21层现代公寓化职工单身楼封顶,挺拔、雄伟、壮观,777个标准间,可容纳1500多名职工,成为桑树坪矿一个标志性建筑。
亮点工程三:排矸山综合治理工程初见成效,经过认真勘察和统筹规划,制定了以生态化为目标的治理方案。一年多来,通过平整、台梯式治理,昔日烟雾缭绕的矸石山,已覆盖上了黄土,栽上了绿树,种上了青草,成为桑树坪矿区生态化建设的一个亮点。
亮点工程四:生活饮用水改造工程竣工。桑树坪矿数万名职工群众结束了吃水难的历史。7月4日,韩城矿业、韩城实业投资2000余万元的惠民工程卫家庄河堤水源井工程竣工,真正解决职工群众肩挑手提山涧水、买水吃的老大难问题,
亮点工程五:建成了桑树坪矿企业文化馆,形成了企业文化基本构架和体系。桑树坪矿党风廉政建设“1+2”防控模式被陕煤化集团公司确立为集团廉政风险排查示范点。目前正在全力创建全国煤炭工业企业文化示范矿。
桑树坪矿,桑树坪矿的人,在灾难面前没有倒下,天与地,山与水,人与矿,他们合二为一,凤凰涅槃,重生而后勇,屹立在黄河岸边,以崭新的姿态,吹响了重振桑矿雄风的号角,向着科技大矿愿景目标,蓄势待发!
徐醒民 高青勃 薛丽丽/文
陈凤鸣 薛晓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