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工会助学:一个都不能少

——我省各级工会持续扎实开展“金秋爱心助学”活动综述

2023年09月02日

今年46岁的田德良是陕西路安特实业有限公司的一名农民工,来自周至县山区,妻子常年有病,儿子在县城上学,全家人仅靠他每月打工挣的千余元工资维持生活,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前几年翻修老房子借的钱至今还未还上,今年儿子又考上西安理工大学,他既高兴又担忧,东借西拼的,还是没有凑够孩子的学费。正在他发愁之际,工友建议他到西安市未央区总工会寻求帮助,他想“我是周至人,未央区总工会能给我救助吗?”于是,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将救助申请递了上去,儿子便获得了区总工会5000元的爱心助学款。

与田德良的儿子一样,今年受到未央区总工会帮助的还有其他9名困难职工的子女。从2000年开展“金秋爱心助学”活动以来,未央区各级工会坚持“绝不让一名困难职工子女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的原则,通过领导干部“交友帮扶”、工会干部“一帮三”、劳模企业家捐资助学等有效形式,不断加大助学力度,扩大覆盖面,先后筹集资金340余万元,资助了近1700名困难职工子女顺利入学。

西安市未央区总工会在“金秋爱心助学”方面取得的非凡业绩只是我省各级工会组织持续、扎实、有效开展“金秋爱心助学”活动的一个缩影。

今年,在连续十余年持续开展“金秋爱心助学”活动的基础上,省总工会将此活动当成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现实举措,夯实助学活动的基础,形成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的助学帮扶机制,使其成为全省工会名副其实的品牌工程。

今年年初,省总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就将继续深化“金秋爱心助学”活动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要求全省各级工会组织按照“依档施救”和“实名制”的原则,扎实有效地做好助学帮扶工作。8月9日,省总工会举行2013年全省工会“金秋助学”活动和“阳光就业”行动启动仪式,现场为100名今年考上大学的困难职工家庭子女每人发放5000元的助学金。对于各级工会组织在采取多项助学帮扶措施的基础上,仍未覆盖到的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子女,省总工会将为其提供1000元的兜底资助。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周树红要求,全省各级工会要群策群力,保证把困难职工、农民工家庭子女中的应届新生,全部纳入资助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努力实现助学帮扶“全覆盖,不遗漏”,使每一个困难职工家庭考上大学的子女都能够顺利进入大学的校门。

“工会助学,一个都不能少。”按照省总的安排部署,全省十一个市(区)总工会和产业工会对今年的助学活动高度重视,专题研究、认真部署、详细安排,及时向各县区和市直属相关单位及时下发文件,指导各县区的助学活动。同时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宣传栏、广播、网络等新闻平台广泛宣传,传递正能量,在各地区、各系统形成人人关心困难职工子女入学的良好氛围。

西安市总工会是我省最早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的。今年该市就为2500名特困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260万元,创历年新高,市县两级工会共为4288名学生发放助学金504万元。李兴华老人已是91岁的高龄,这名抗战时期就参加革命的老党员,尽管自己生活简朴,但仍然将省吃俭用节约下的钱捐给困难学子,从2010年他捐出6000元以来,他已与三名困难职工家庭大学生结为帮扶对子,连续三年资助这三名大学生顺利就学。还有一位老人,他拄着双拐来到西安市总工会,将3000元捐给了困难学子,当工作人员要按规定造册登记时,他却说:“你们就写上一名84岁的老党员。”像这位84岁老党员一样,今年到西安市困难职工援助中心捐款献爱心的人士络绎不绝。据统计,从1999年开展这项活动14年来,西安市各级工会累计筹措资金2136万元,救助特困大学生3.9万人次,助学活动已经由工会唱“独角戏”变成党政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大合唱”。

(下转二版)

上篇:习近平: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
下篇:2013欧亚经济论坛开幕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09/27/09780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