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了省政府关于《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情况报告。报告显示,我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至中期总体进展顺利,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回避。
问题一生产总值增长呈下降趋势
“十二五”规划实施至今,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4.6%降为今年上半年的11%。特别是工业增加值增速也呈下降趋势,由2010年的18.7%降至今年的上半年的13%。
当前,存在投资增速放缓,民间投资缺乏活力;消费市场需求乏力,信息消费、养老等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等问题。我省要实现规划目标任务仍需付出努力。
问题二经济结构调整成效不够明显
从三次产业看,2010年~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呈下降趋势。从结构上看,工业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能源化工现状没有改变。从服务业结构看,传统服务业占比过高的特征无明显变化。按所有制划分企业看,近两年非公经济、小微企业发展水平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
问题三投资建设环境亟待改善
调研发现,有些工作推进不前,主要是体制机制在掣肘,行政审批环节多、办事效率低、投资环境差等问题依然阻碍企业发展。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为了一己私利,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难办事、乱办事,“吃拿卡要”现象屡禁不止,成为破坏投资环境、阻碍经济发展的最大杀手。民营企业在资金筹措、用地指标等多方面受歧视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问题四环境治理形势依然严峻
经济快速发展带来资源不足的矛盾和环境问题不断显现。陕南三市节能减排空间非常小,陕北两市因产业结构所致,节能降耗、水资源保护利用等任务艰巨。我省部分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雾霾天气增多,水污染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生态环境依然较为脆弱。
问题五民生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2012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763元,分别排在全国第18位、第26位,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在全国排名低于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16位),收入分配格局明显不合理。
另外,老龄化趋势严重,统筹解决社会养老的办法不多;保障房建设存在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入住率低、分配难问题;就业形势也不容忽视。
问题六一些规划指标完成有难度
部分地市由于对宏观经济形势估计不足,在制定规划时,一些关键指标设置过高,受到经济下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偏低,致使部分指标完成难度加大,在我省经济总量中占比较大的榆林、延安两市都对本地区经济总量增幅进行了调整。 (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