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劳动关系和谐才能实现“多赢”

2023年09月02日

近日,由全国工商联、全国总工会联合举办的第七届全国民营企业“关爱员工、实现双赢”经验交流暨表彰会议在北京举行,该活动已成为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载体。实际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仅能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更能实现“多赢”:只有凝聚这个思想共识,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才能实现经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这是中国工会在过去5年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一条重要宝贵经验。

事实上,党和国家对这一问题是高度重视的。“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专门设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节;2011年6部委联合召开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可以说,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已上升成为各级党政的重要施政目标,甚至成为一种国家方略。

但在实践中,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重要性却一直存在着很多模糊的认识,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做法:如部分地方党政领导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重视不够,为了实现GDP增长,部分地方政府重视保护投资权益,而忽视对职工权益的保护,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重视不够;协调劳动关系机制不健全,没有发挥有效作用;有些地方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只在形式上存在,或根本没有建立起来;工资集体协商在很多非公有制企业没有建立,导致劳动者最核心的收入分配权益得不到保障;大量、超范围使用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工”同工不同酬;许多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还没有建立工会,缺少对职工的人文关怀等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事实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是没有典型可学,比如浙江涌现出不少像传化集团那样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这与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倡导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分不开的,也充分说明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的极端重要性。针对一些地方存在“重资本轻劳动”的倾向,党政部门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侧重GDP考核向注重民生考核转变,从侧重经济考核向注重经济、文化、社会等全面考核转变,明确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规划。

应当清醒认识到,只有将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形成合力,才能实现“多赢”局面。应从新的实际出发,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党政及社会各方共同履行的职责,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党委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动起来,引导和促使各类媒体共同营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舆论氛围;让各级企业动起来,把员工当作企业的宝贵财富,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让员工成为企业主人,把企业打造成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让工会组织动起来,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主线,贯彻“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原则,推动企业和职工互利共赢,充分发挥工会作为职工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作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要明确各方职责,使党政力量、群团力量、企业力量、社会力量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共同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企业得效益、职工得实惠、经济得发展、社会得稳定的“共赢”局面!

(弓长)

上篇:人社部:职工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衔接政策将出台
下篇:签订劳动合同须防隐性陷阱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3/9/20130930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09/30/09789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