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旅游陋习:不得不说的痛

2023年09月03日

天安门广场上有许多身穿黄色衣服的环卫工人在不停地穿梭着清扫垃圾。在广场南面的荫凉处,众多游客席地而坐。一名保安来回走动劝说游人不要坐在城楼路口,但他每劝走一茬游客,马上又来一茬。“坐客”一走,地面上就会多出一些报纸、垃圾袋和广告传单,而垃圾桶就在十几米外。

圆明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圆明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张澎介绍,许多游客喜欢随意触摸文物或在上面刻画,因为文物、古迹,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破坏了,就永远无法修复了,希望游客“手下留情”。

王先生一家到十渡风景区旅游,要进入“孤山寨”的景点,必须要过一个16米长的铁索桥。上桥后,感到桥晃得十分厉害,原来是前面一些人为了刺激,故意在晃动。看到他们一家人乱作一团,那些人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晃得更厉害了。后来,管理人员过来制止,他们才得以平安过桥。然而,桥头上赫然写着:“严禁在桥上嬉戏打闹、人为破坏、晃动绳索。”

因为热门景区人多,李先生一家好容易找到一片有水有草地的幽静处,却发现这里的树上竟然挂满了红的蓝的破塑料袋儿。当地一个农户告诉贾先生,这里的管理处撤了后,来往游人留下的垃圾都没人管,风一吹,塑料袋、一次性台布,都挂上了树。

海南省野生动植物园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每到“黄金鸟”花期最盛的时候,出园的人几乎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枝,蔚为“壮观”。据悉,该动植物园前两年从国家林业局科研所引进了4株红豆杉,想对习惯在温带生长的红豆杉进行观测记录,在游人不断触摸和采摘下,目前没有一株存活下来。

法国:部分中国游客大煞风景

在巴黎多家旅行社工作的中国籍导游李欣对旅游陋习感受颇深:法国很多景点有保持安静的不成文规定,一些大大咧咧的中国游客发出的嘈杂声音,不仅打破了这些景点的安静,而作为导游的她常因此受到景点管理人员的警告。

法国旅游联合会负责中国事务的布朗先生说,法国很多景点空间小游客多,因此当地游客非常注意在拍照时“速战速决”,而中国游客不仅在别人拍照时挡住他们的镜头,而且长时间占用景点让其他游客无法拍照。

布鲁塞尔:最烦中国游客不尊重当地风俗

中国人爱热闹,大声说话的特点让欧洲人难以接受。无论在博物馆、教堂、餐馆,“老张”、“老王”的呼喊不绝于耳。对于西方人来说,教堂是神圣而安宁的处所,且不说在这里制造喧嚣对西方人而言是亵渎了神灵,显示出的不仅是自身修养的缺乏,也是对西方教堂文化的一种破坏。也正因如此,几乎每个著名教堂门口都有用中文标注了“肃静”或“安静”二字。而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纸屑,是中国游客非常普遍的现象,个别饭店因为中国游客在房间烟灰缸里吐痰、“糟蹋房间”而拒收中国旅行团。 (陈秋)

相关链接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至少已经发生了6起引发公众广泛关注的不文明事件。其中包括影星黄渤在太平洋岛国帕劳潜水时捞到“中华”烟盒、中国游客在埃及神庙乱刻、中国游客马尔代夫潜水捞珊瑚、中国游客普罗旺斯为抢位置拍照而打架、中国游客在法国卢浮宫水池中泡脚等。

今年我国首部《旅游法》于十一颁布实施,其中第二章第十三条: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3/10/20131001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10/01/09942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