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生的脚步慢慢踏入不惑之年,我的梦想便是每天能看到女儿绕膝撒娇时那灿烂甜美的笑脸……所有的梦想在实际工作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下失去了固有的色彩。梦想的轴心唯有以家的形式存在着。近日,女儿的一篇名为“我的梦想”的作文让我感触,那稚嫩文字行间流淌的感动与梦想,让我颇有所思。
我的老家在僻远的商洛山区,儿时感触父辈因辛劳过早苍桑的面庞和目睹繁重的农活,那时我梦想能够有一份正式的工作进入城市,和年迈的父母过上手不沾泥的城市人的幸福生活。1996年因学业无望参军入伍,在那时紧张的新兵训练之外,我迷上了解放军报,每期必看,并偷偷剪下精彩的图片和新闻,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钻在被窝里偷偷打着手电筒一遍遍模仿和琢磨文章的写法,不久我被调到专职宣传部门做通讯员。一晃十多年的通讯员生涯,让我感动于演习、抗洪、救灾的场景和战士、军民一家亲的瞬间。一幕幕的感动催我奋进,激励我照好每一张照片,写好每一段文字。
转业回到地方,我来到铁路单位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大修职工,在漫长的铁路沿线上,大修工人辗转于山区小站、漠北滩头,克服着与世隔绝的寂寞与对家人的浓浓思念,这份对职业精神的执着和确保运输安全的责任,让我无时不在深深感动。这种感动催使我用镜头、文字去记录和诠释铁路人的铁路精神、感悟职工思想,尽而关心了解他们的生活。
文如此、心已动,我想我的梦想还坚持在拍摄的路上……
(郭永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