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安部、团中央和全国妇联联合下发《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各地学校要教育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把好教职工‘入口关’、对所有女生宿舍实行‘封闭式’管理”。同时,要求家长密切保持家校联系,了解必要的性知识和预防性侵犯知识,并通过适当方式向孩子进行讲解,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保护好未成年儿童健康成长。
“寄宿制学校女生宿舍将实行‘封闭式’管理、从源头上严把教师入口关、科学做好预防性侵犯教育、定期开展隐患摸底排查……”《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各项要求,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笔者获悉,如何预防少儿遭性侵,如何防“狼”驱“狼”,西安部分小学、幼儿园都已行动起来。
调查
讲解防范知识有些害羞
《意见》下发后,笔者来到多个学校采访,当提到“少年儿童被性侵犯”时,许多家长都义愤填膺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表示,这个事情应引起社会的反思和关注,希望在《意见》指导下,大家一起行动保护孩子,尤其是法律应该严厉惩处这些犯罪分子,斩断伸向少年儿童的黑手。
而当笔者问到“平时是否有对孩子进行性知识教育,预防性侵”时,许多家长则面露尴尬,不愿意谈。家长端木女士说,她也想过对自己孩子讲讲这方面的事情,但说不出口,担心提前让孩子知道性这东西可能有负面影响。与家长的态度相似,部分学生也无法直视这一问题。在一所学校门口,当笔者问及一群学生是否知道怎样预防性侵犯时,学生们也迅速走开了。一位小学老师说,小孩子在日常与同伴交往中也会做出一些敏感行为,包括对异性人体器官的好奇,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异性伙伴之间互相让对方看一看,甚至会玩掀裙子等游戏。
学校
多所学校在行动“一岁前就应穿收裆裤,认识男孩、女孩的性别,上洗手间分男女孩组,不能让任何男性摸自己的身体和屁屁,女孩不能裸体,不跟陌生的男性走……”西安百巧幼儿园崔花琴园长说,幼儿园很早就这样做了,前几天园里在家长培训会上,也对家长普及了女婴性教育知识。
远东一小校长马玲说,学校会定期开展预防性侵犯为主题的安全教育培训及活动,低年级重点教孩子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有问题及时上报意识,中高年级孩子侧重于开展性教育和心理疏导等方面。学校还建立了多级儿童心理干预机制,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利用班会、课后谈心、家访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的自护教育、心理辅导和疏导。
专家
性知识教育应从幼儿开始
“出台这个《意见》很及时,也很有必要,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国家相关部门此次出台《意见》很重要,这个事情应引起全民反思和关注……”,采访中,多位教育人士充分肯定了《意见》的重要性。“但仅仅有这样一个《意见》是不够的,应在这个基础上加快相应的立法建设,要有具体的实施和防范条例,建立统一应对指导机构”,陕师大附中老师赵润会如是说。“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制体系,加大惩治力度,而不是亡羊补牢”,昆仑小学杨校长说。
此外,多位老师还建议,预防少年幼儿遭受性侵,首先是监管人,家庭性教育更重要。资深心理教育专家高春鸿建议,性知识教育主要来自于家长,家长要明白人身安全、性教育重要性远胜于升学考试、英语学习及其他的技能性培训,因为它直接影响孩子的生命安全和心灵幸福感。陕师大附中赵老师建议,谈性色变的时代过去了,家长应当承担起这个责任,有义务对孩子进行性知识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有防范意识,要改变观念,积极了解和不断学习,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性提供相关阅读材料;带孩子听专家讲座等。其次,和孩子建立平等无碍的交流习惯,性知识教育应从孩子有意识起就开始。
(牛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