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风景这边独好

——吴起采油厂寨子河采油大队企业文化建设纪实

2023年09月03日

这里群山起伏、沟壑纵横,这里森林茂密、人烟稀少,但这里的企业文化建设却生机勃勃。文化力增强了凝聚力,执行力提升了生产力,活跃在这里的370名石油儿女,不但有着雄鹰般不屈不挠的拼劲和搏击于浩浩长空的信念,更有着如同狼群般忠诚、团结、默契、和谐的团队精神。在这片充满浓郁人文气息的热土上,他们众志成城,始终保持持之以恒的韧劲、誓不罢休的恒劲,勇敢地战斗在吴起采油厂的千里油区,他们就是吴起采油厂寨子河采油大队。

情感文化凝聚力量

“我们寨子河采油大队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就是以情感人,以情聚人,让文化在情感中升华,让情感来凝聚力量。”寨子河采油大队党支部书记说。

炎炎夏日,在寨子河采油大队23—31采油站和曹阳台区队14-107井组,油田公司企业文化调研组一行见证了这一说法。

走近23—31采油站四合院状的工作区,首先看到围墙上挂着的“同在一站是缘分,互相支持是情分”、“工作一条心,姐妹一家亲”的两块标语,短短几句话,却让大家感觉到了浓浓的亲情。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浓浓的亲情,让这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小站干净整洁,井井有条。走进院子,只见蓝天白云下,六台高大的抽油机正在低吟浅唱,三间值班房在平整的井场一字排开,井场所有的东西都分门别类摆放着,无言地昭示着这个井站的整体素质和现场管理水平。

进入值班房,只见墙上挂着全站13名职工的“全家福”,张张笑脸如同夏日的阳光一样灿烂。同时墙上的“人生格言践行超市”张贴着13名职工的人生格言,比如“今天的事不要推到明天,自己能做的事不要麻烦别人”等等。办公桌上摆着《考勤表》、《采油日报表》、《设备保养计划》《油水井异常登记册》等报表和资料;图书角的书架上放着《每天成功一点点》、《你为谁工作》、《拆掉思维里的墙》、《采油工基础知识》……床上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上面盖着一块碎花布、门口的一张桌子上摆放着书籍、吊兰、针线包,还有一个放着板蓝根、创可贴、抗病毒冲剂、胃药等常规药品的小药箱,角落里还放着电磁炉、微波炉、冰箱……

寨子河采油大队的大队长说,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所以职工一连20多天都要吃住在站上。为了避免因为性格、习惯等差异,引起职工之间的矛盾,寨子河采油大队把建设亲情文化作为了企业文化的一项内容,着力打造“同在一站是缘分,互相支持是情分”的人文理念。并提出了三个一样,即“井站和家庭一样,同事和亲人一样,工作和家事一样。”同时以“家”为载体,教育职工在思想上互帮、工作上互教、生活上互助,营造“惜缘”的情感文化氛围。

“我们这个站一共有13人,我们在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学习,处得就像一家人。工作之余我们还经常进行厨艺大比拼,大家最爱吃的就是我做的红烧肉,王延琪做的红烧茄子和麻婆豆腐。”站长马化巧说。“还有我做的炝菠菜。”一旁的女工薛喜梅笑着说道,“在我们这里,男同志都争着干体力活动,女同志争着做饭,刷碗,洗衣,还为男同志缝补衣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事情随处可见。”薛喜梅接着说。

在这里,笔者还听到了两个动人的故事。今年2月份女工韩瑜患了重感冒,高烧40度,是井站的姐妹把她送到吴起县人民医院,站长马化巧大姐更是衣不解带地照顾了她两天两夜,直到她的家人从延安匆匆赶来。

女工王水艳至今不会忘记,今年3月的一天,她的孩子生病了,家人打来电话让她回去照顾孩子。当时她心急如焚,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马上飞到孩子身边,可是工作怎么办,管理的这几口油井怎么办?这时又是站上的姐妹们伸出了援助之手。站长马化巧闻知这个消息后,立即通知正在休假的姐妹赶紧赶回岗位来顶替王水艳,让她回家去照顾孩子。

“我刚来到井站的时候,不但业务不精通,而且还不会做饭。是站长宗世成给了我家人一般的关怀。他不但在业务上手把手教我,而且还每天来给我做两顿饭,直到我学会做饭为止。在我们这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女工怀孕后,一律不让上储油罐。上黄油、换皮带、量罐……这些都由一起当班的姐妹或男同志来完成,她只需填报表、常规巡检、打扫井场卫生就可以了。而且我们在休假的时候还会为当班的姐妹发爱心短信。虽然我们的值班房简陋,但我们在值班房周围种花、种草、种菜,并用手工艺品、绿色植物来美化我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曹阳台区队14-107井组的李芳说。

知识文化搭建成长平台

“是寨子河采油大队为我搭建了成长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从一名普通的职工到井站站长、再到大队的团支部书记,借助这个平台我还要成就更大的梦想。”寨子河采油大队团支部书记刘存花说。

近年来,为了给职工搭建一个成长平台,寨子采油大队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法对全体职工进行文化知识、业务技能培训。为了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开展了“日读万字、周写一文、月明一理”和“读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活动,大队的图书室里的励志类、口才类、礼仪类、技术类的书籍成为职工知识给养的源泉。在业务培训中大队将现有人员按照当前的文化水平、知识结构、业务水平进行分类,根据分类情况对知识结构不同的人员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授予不同的文化技能知识,达到培训有效果,层层有提高、人人有进步的目的。还通过开展“职工之间互相学、师傅带着徒弟学、读书增效自愿学、现场技术跟踪学”的“四学”培训、设立练兵角等活动为职工打造成长平台。与此同时大队还采取业务考核、文化考试、竞聘上岗等方式和开展读书小组、兴趣小组、小改小革等活动提高职工的学习积极性。组织并鼓励职工参加不同层次的读书及知识竞赛、技能比武、比武大赛、演讲比赛、读书笔记评比、知识大讲堂等活动,培养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队还开设职工“大讲堂”活动,鼓励、激励职工走上讲台,旨在通过备课、讲课,锻炼职工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给职工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技术组的郭丽欣、曹阳台以及14-62井的张萍就是通过这一平台走向厂技术开发科和党委工作室宣传中心的。同时,借助这一平台,近两年来还有78名懂技术、会管理的职工走上班站长和基层管理岗位。

绿色文化全面推进

绿色文化是寨子河采油大队企业文化的新颖载体。即:在各个班站的房前房后整体规划,平整出苗圃、菜地和花园,根据时令种植各种花草和蔬菜,使职工既可以充分享受绿色带来的和谐又可以吃上新鲜的蔬菜。其中的“绿色班站”和“绿色心灵”的塑造是该大队企业文化的又一个亮点。他们结合班站安全环保、设备管理等实际,相继建立了以成本控制为中心的生产经营管理,安全环保考核、技能学习培训等各种制度,追求“零污染、零伤害、零损失、零事故”,共创“绿色班站”。此外为了进一步规范职工言行,塑造“绿色心灵”,大队还在小文化角内广泛征集提炼诸如“让地球也喝纯净水”等显示文化品位、产生思想共鸣、约束自身行为的岗位寄语,时时刻刻提醒和约束职工的行为。并在小文化角内设职工人生格言专栏,开展人生格言践行超市活动,每月由大队党支部、区队和班站职工共同评定践行情况,互勉互励,提高职工为岗位增光、为企业奉献的主人翁意识。

精神文化提升驱动力

十字绣、丝网花、鞋垫、毛线编织品、摄影、书法、绘画、布艺、剪纸、米粘画……看到这些你千万不要以为进入了哪个工艺品展览馆,这里是寨子河采油大队的文化展览室。里边所有的作品都出自这个大队的职工之手。

“只有荒凉的的环境,没有荒凉的人生,精彩的生活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我们的口号就是‘学文化、赛巧手、比奉献’。工作之余领导就引导我们学习文化、做手、开展文体活动等。”寨子河采油大队的职工说。

近年来寨子河采油大队以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方式,组织丰富的业余文化活动,先后开展了知识竞赛、卡拉OK、职工联谊晚会、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排球比赛、拔河比赛、短跑接力比赛等活动,并获得了厂级、油田级、集团级荣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推进了企业文化建设。

如今,寨子河采油大队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活动载体,已成为广大职工展示自我、锻炼自我、提升素质的平台,进一步激发了深居大山石油职工热爱生活、努力工作、积极向上的高尚情操。如果说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让她成为镶嵌在吴起采油厂千里油区的璀璨明珠,那么汇聚370名干部职工正能量的团队精神,则是她走向腾飞的精神脊梁。蒸蒸日上的采油队,风景这边独好。

(曹成生 田永刚 刘亚萍)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10/11/09957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