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报刊是宣传党关于工人阶级方针政策和工会工作指示的重要阵地,也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反映职工心声、展示职工风采的重要平台,它的受众主要是广大职工群众以及为职工服务的工会工作者。要让工会报刊成为职工群众喜闻乐见,工会干部有所教益的优秀读物,体现出它的存在意义和鲜明特色,就必须发挥它与工会组织相同的天然优势一向普通职工贴近,真正做到让职工说话,说职工的话。
让职工说话是工会报刊的立身之本。只有让职工说出心声,并通过工会报刊反映出来,才能体现出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职工服务,为工会工作服务;只有准确反映了职工的心声,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认可,报刊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让职工说话首先要给职工提供能够说话的机会,要在栏目设置上多向一线职工倾斜,多向基层工会工作者倾斜,多报道一些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焦点问题、多展示一些优秀一线职工和基层工会工作者的风采,多刊登一些职工自己以及基层工会工作者的工作体会和生活感悟,让职工在有话要说的时候,马上能想到这样一个适合倾诉的地方。其次要让职工愿意通过工会报刊说话。工会报刊要与职工坐一条板凳,要把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当作办刊目标,突出替职工说话、替弱势群体说话的特色。工会报刊不能简单地作传声筒,在必要的时刻要敢于替职工代言,发出工会组织的声音,让职工群众知道工会报刊就是为自己说话的报刊,是维护职工群众利益的有力武器,心甘情愿甚至有所期待地把自己的意见和诉求通过工会报刊向党和政府,向全社会表达出来。
说职工的话是工会报刊的发展之道。准确、平实、朴素的语言风格会拉近报刊与职工群众的距离,为整个报刊加分;反之,不准确的风格定位,会让好的内容大打折扣。符合职工审美追求,接地气的、平实生动的语言风格,也就是说职工自己的话,是工会报刊应该努力追求的方向。特别是工会报刊在发挥教育引导职能,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时,这样的语言风格更容易引起职工的共鸣,收到良好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模座谈时亲切勉励工会组织要成为“职工之家”,工会干部要成为职工的“娘家人”,不仅生动形象,还密切了工会组织和职工群众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要修炼出这样的语言风格,工会新闻工作者就必须走出书房,走进工厂,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了解职工的所思所想所求,多与职工交谈,多从他们的语言中吸取营养,再经过提炼加工,成为职工爱读、想读、能读懂的、有工会特色的报刊语言,让工会报刊更加具有可读性和吸引力。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工会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工会报刊的生命线。办一份让职工说话、说职工的话的工会报刊就是工会组织对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最好诠释。职工群众通过工会报刊为自己的诉求找到出口,利益得到维护,精神得到慰藉,必然会更加贴近工会组织,更加贴近党,工会报刊自身发展的根基就打牢了,我们应该牢牢记住这一点。 (张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