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培训 让技能升级

——对延长石油集团炼化公司职工培训的调查

2023年09月03日

2012年9月,炼化公司同步开工建设6套汽柴油质量升级项目。2013年10月31日,升级装置分别建成中交。这是延长石油集团公司在炼化板块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实施范围最广、建设时间最为紧迫、影响炼化板块甚至全集团生产经营的重要工程。不断升级的项目,使炼化公司近期可达到国Ⅳ标准、远期可达到国Ⅴ标准;不断升级的项目,也迫使炼化公司对职工技能进行不断升级。

10月30日,2013年陕西省“延长杯”和“炼化杯”职业技能大赛在延长石油集团炼化公司落幕,热力司炉工、常减压蒸馏装置操作工、柴油加氢裂解分馏操作工、石油产品精制工、化工仪表维修工等5个工种127名选手经过3天角逐,五位技术状元与十位技术能手脱颖而出。

由陕西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省科技厅、团省委主办的职业技能大赛,一直将延长炼化公司作为协办单位,不仅仅是因为炼化公司代表着陕西石油炼化工业最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延长炼化公司因为设备的高复杂性与技术的高标准性,通过培训不断提升职工技能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迎来送往

时至今日,炼化公司依旧墨守着一系列传统培训模式。对新入职大学生、技校生、复转军人广泛开展安全教育、企业文化、规章学习等岗前培训,使新增人员尽快适应并融入新的工作环境。在各炼厂实行岗位结对子、师带徒,使新工在干中学,学中练,练中提,尽快掌握本职岗位技术及操作规程,并在上岗后的较长时间内能得到专人指导。在平时工作中,各基层单位以内部培训为主,采用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举办短期学习班、公开课重点培训装置操作应知应会技能,满足了员工的日常培训需求。依托职业技能鉴定开展鉴定前的培训工作。由化工工程鉴定站统一选定培训教材,督促各厂在每期鉴定考试前对员工进行不少于40标准学时的培训,并逐步将考前培训纳入职业技能鉴定的成绩考核。

而岗位培训、外出培训和专家讲座“三合一”培训模式,则是一种“请进来”与“走出去”的融合创新。

2011年,炼化公司邀请国内知名高校教授和石油战线老前辈举办了《感恩延长、快乐工作》主题讲座,帮助员工分析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解答员工困惑,引导员工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邀请延长油矿老前辈为员工讲述企业的光荣历史,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向心力。员工培训满意度达到91%。特邀西安石油大学的教授为员工讲授炼油和化工生产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并解答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举办四期职工操作技能培训班,专门抽调懂技术、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结合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为学员们讲解相关知识,切实提高了部分一线操作工的技能。

多年来,炼化公司在高校开展的培训班不仅包含管理理论、化工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能力培训,还包括赴杭钢、娃哈哈、浙大中控等国内知名企业和洛阳石化等国内同行业单位的参观学习。这种课堂培训与专题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既让学员学习了知识,又开阔了眼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量体裁衣

一直以来,炼化公司坚持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量体裁衣。在领导干部培训方面,在浙江大学以宏观经济形势、创新思维、现代企业管理、领导艺术为内容,举办了两期针对各单位副处级以上干部和公司机关正科级干部的高级研修班,共培训92人,帮助他们全面准确地领会了科学发展的内涵和要求,提高了运用理论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基层管理人员培训方面,在陕西行政学院以业务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团队建设为内容,举办了4期针对公司机关副科级干部和各单位正科级干部的培训班,共培训256人,使他们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方面,在西北大学以“四新”技术为内容,举办了4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共培训125人,使学员了解石油加工领域新技术、新进展,提升了学员在解决技术难题方面的能力。在技能操作人员培训方面,积极开展技能大赛赛前培训。在陕西省“炼化杯”与炼化公司“创新杯”技能大赛赛前先由各厂自行组织培训,然后由考务组老师对各厂参赛选手进行了为期2天的培训,提高了职工的技能水平。

机制保障

可以说,炼化公司对于培训的重视,已经上升为一种铁的制度。依靠《员工教育培训管理暂行办法》、《高技能人才管理暂行办法》,炼化促进和保障所有培训工作有效开展。以“以岗定学、按需培训、学用一致、讲求实效”为原则,逐步建立以培训需求调查、培训组织实施和培训效果考核为中心的员工培训机制。

仅2012年一年内,炼化公司全年8项重点长期培训项目共培训职工3700余人次,6项重点短期培训项目共培训职工700余人次。为了不使如此大规模的培训流于形式,炼化公司对所有培训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对重点培训项目,落实主办单位、责任部门和实施部门,督促实施部门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并及时跟踪和检查。在各炼厂落实“三在岗”培训原则,即培训内容在岗位上落实、培训基本功在岗位上进行、培训效果在岗位上体现的。不定期检查各厂培训教案、学习笔记等内容,督促基层培训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向培训要素质,以素质促发展”,这是炼化公司总经理罗万明的口头禅。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比什么”的原则,在确保培训时间、人员、内容和效果的稳定性、有效性、实用性的背景下,炼化公司逐步实现培训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本报记者 刘公望

上篇:国土资源部调研组来陕召开石油企业座谈会
下篇:王永成当选全总第十六届执委会委员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3-11/01/10026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