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娜·
记忆中的树是爸爸种的树,他喜爱种树,树的品种不多,数目也不多。但树长得都不咋样,在我看来,他不适合种树。
历经十年打拼,2012年,赶在“农历六月不挪窝”的前一天,也就是5月29日,我们一家人在爸爸的辛勤努力和正确“领导”下,搬迁到东门口一个200多平米的大院子中,那是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房子,简单、宽敞、明亮。
这套大房子不同于单元楼,前面由三间平房和厨房构成,后面就是十几米长的空院子。初来乍到,带着搬进新家的喜悦和干劲,没过几天,后院的破碎瓦砾以及杂草垃圾就被我们清理干净,紧接着对土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整理和规划,漂亮的小田地就出现在我们眼前。站在后院中,一本正经的爸爸好像在炫耀自己多年的劳动成果:“搬到新家好不好?”我高兴地合不拢嘴:“好啊,哪有住在自己家不高兴的呀?”他接着又问:“院子这么大,做点啥?”我想了想:“种菜吧!别浪费了土地,城里有块小田地不容易啊!”他故作嘴脸,拉长语气,略带考验地逗我:“种菜好啊!我女子爱吃葡萄,不如也种几颗葡萄树吧!怎样?”以前在老房子住的时候家里也种了几棵葡萄树,浇水、翻土、施肥、搭架、掐芽,每年变化不大,一直未结果,直到07年要盖新房了,还是未结果。无奈之余,爸爸将葡萄树送给后排住着的七爸,经过七爸的精心呵护和培育,第二年,收获的葡萄能够盛一筐子,供很多人享用。盖好新房后,家里全是水泥地,再无空地可以种植葡萄树,没能圆我吃葡萄的愿望,爸爸不免有些遗憾和自责。但他灵机一动,地上不能种,可以在楼顶种呀。随后,他和施工师傅在楼顶上做个葡萄架,两头均有两个大土墩子构成,中间由白色的石灰架连接起来。楼顶采光和日照时间固然好,可土墩子里的土壤毕竟少,它局限了葡萄的成长,终究也没有看到葡萄的果实。
在没有盖新房之前,爸爸满怀欣喜地栽种了两棵香椿树,在屋后的东边,我仍有期待。不久弟弟不知从哪里也弄了两棵香椿树苗,栽种在屋后的西边。实践和时间证明:爸爸的香椿树大而高,叶子稀少,犹如成长期的小孩,只管长个子,缺乏营养。弟弟的香椿树枝叶繁茂,个头不高,但足够强壮、结实。
在爷爷奶奶的墓地,爸爸还栽种了9棵松柏,环绕着硕大的墓碑形成一个大圆圈。起初不明白为什么要栽种松柏树?还是9棵?后来听说松柏是长绿植物,寿命极长,象征万古长青,精神不死,同时也象征子孙绵延的好兆头,9则代表爷爷奶奶的9个孙子。松柏在我的印象中,是极其好管理的树种,耐旱且耐寒。要不尧山那些常年无人管理的松柏生长得怎会如此茂盛?要不大伯门口的两棵松柏已经高出了房屋?可在爸爸这就不同了,五年的松柏不及别家栽种一年的,枝叶稀少,半黄半绿,个头也不大,枝干也没有变粗,让人丝毫感受不到生命力旺盛的迹象。记得每年都有那么两三次,爸爸会兴致勃勃地喊上他的儿子和侄子,在干旱的情况下,拉上几桶井水给这些松柏灌溉,也不忘翻土、施肥、支护、保养,甚至找人请教经验。可到头来,他的树还是老模样,犹如不懂事的小孩一样,如此倔强、如此不知好歹,让人无奈。
记忆中的那些树,有些已不复存在,有些静静地矗立在远方。记忆中的爸爸对于栽种树木,热情高涨、感情浓烈,恰似教育他的子女,细心又有耐心,义无反顾。 (蒲白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