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二衬混泥土施工错台通病和土质围岩掘进超欠挖现象,一直困扰着隧道施工,中国铁建二十局集团六公司十天项目部通过改进二衬台车和自行制作掘进刀具两项小革新,使问题迎刃而解。
十天项目部担负施工的西山1#和2#隧道,属于Ⅴ级围岩,且处于滑坡地带,挖掘机掘进时超欠挖现象比较突出,要么超挖造成喷浆材料浪费,要么开挖不到位出现窝工返工现象,不易控制。面对这一施工难题,二队队长林世斌和挖掘机司机经过反复分析总结,找出挖掘机斗子掘进中存在挖不着的死角即欠挖、或者一排5个斗齿接触面积过大而易超挖的弊端,想方设法改善挖掘机斗子,即安装刀具改进开挖工艺。
他们首先用钢轨加工了两片长约800毫米、宽约200毫米的条形刀具,又在挖掘机斗子两侧分别焊接了两道卯眼,再将条形刀具插进斗子卯眼中,挖机斗子两侧就伸出300多毫米如同人的手臂一样的刀具,刀具随着斗子可以上下左右动作。这套刀具安装使用后,在挖掘机司机的操作下,掘进中弧形、直线型作业任你摆弄,无死角,既不欠挖又不超挖,便于控制,功效成倍提高,且刀具灵活,便于安装,掘进结束后即可卸掉。
错台是隧道二衬混泥土施工中上一模板与下一模板混泥土洞壁接缝之间的不平整、不圆顺的一种通病,既影响外观质量,又要重新进行处理。十天项目部一队在西山1#隧道二衬施工中,尽管使用了新台车,仍然出现10到20毫米的错台。具有多年隧道施工经验的高级工程师王富强据此算过一笔账,他说,一座1000米的隧道通常会有100处错台,一处错台需要2个人工用1天时间进行打磨、抹平的话,那么处理这些错台就需要250个工天。
王富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经过多方面的分析,认为定型的二衬台车的设计与制作上不够合理,并提出在台车外模的两边各增加8个地丝杠,以增加外模的支撑力和稳定性。采取这种改进方案后,二衬混泥土的错台居然降低到2—3毫米,效果明显。很快,这一做法在项目部6个隧道作业面得到推广。王富强对此仍不满意,他主张最大限度地消除错台现象,又提出在台车模板两边的横梁上各加5个支撑丝杠,使外模最大限度地不变形,进一步消除隧道拱顶部的错台现象。
横梁丝杠正在抓紧制作中,工友们期待着错台现象基本消除的那一天。
(魏守华 乔永刚)